青島版(六年制)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6.回顧整理 第一課時 教案
6 回顧整理 第一課時n 教學內容教材102頁,復習本單元。n 教學提示這節課由師生對話說出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我們借助四個小朋友的對話與交流,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回顧和整理。n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回顧和整理。過程與方法在探討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及其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生對這些形體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空間觀念。n 重點、難點在探討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及其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素描紙n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談話激趣,創設情境師:同學們,看看手中的包裝盒,想一想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咱們交流一下吧!(學生自由發言)學生回答預設:(1):我知道了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我還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2):我學會了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3):我知道了求它們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激發學習熱情。(二)探究新知:1.獨立思考,拓展延伸師:剛才同學們回顧了我們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那么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呢?它們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學生自主整理。師巡視指導。2.組內交流,補充完善3.全班進行組與組的匯報交流,教師適時總結提升。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便于稍后的交流。)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推導過程。4.學生匯報。請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生上臺展示,展示的同時給大家介紹一下整理的內容。你們比較喜歡哪一種整理方法?為什么?5.歸納總結。 老師也把這個單元的主要內容用表格整理出來,大家看看跟你的有什么不同?電腦出示表格:表面積體積容積概念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計算公式長方體:S =(ab+ah+bh)2正方體:S=6a長方體:V=abh 正方體:V=a V=Sh常用單位m、dm、cm1m=100 dm 1 dm=100 cmm、 dm、cm1 m=1000 dm1 dm=1000 cmm、dm、cm、L、ml1 L=1000 ml談話 :那對于這一單元的知識,你還有什么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學生自由發言,如果學生說不到的,可以引導學生說。)設計意圖: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經歷系統整理和復習所學數學知識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內在聯系和相似內容之間的差異。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集體總結方法,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將知識點重新建構,形成知識網絡。讓他們合作設計,也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與合作性。這一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又要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基本練習:師:剛才同學們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了回顧整理,比一比看誰在練習中表現的最出色。1出示綜合練習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高學生的基本計算技能。2出示綜合練習第2題讓學生先想一想字母表示的含義和單位之間的進率,然后動腦填空。3、出示綜合練習第5題把右圖所示的長方體木料切割成最大的長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最多能切成幾塊這樣的正方體?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明白最大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應該怎樣切,再進行計算,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與同伴相互交流一下。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獨立解答的空間,教師可以通過個別檢查,組織交流、作業批改等形式掌握一些較典型的錯誤,及時進行糾正,努力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