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6《美麗的印紋》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課題:美麗的印紋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本課繼續了解和感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對稱性”是形式美法則之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之中它無處不在。本課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給予適當的示范引導,學生對對印的方法進行探究式實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在輕松愉快的心態下,創造性的對印出耐人尋味的奇異效果的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動腦、動手能力及審美能力。教學目標 1. 能夠發現和說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對稱圖形,以及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 2. 在對印學習活動中發現和掌握方法及過程,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通過對稱圖形的美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掌握對印畫的方法和技能,體會其特點教學難點: 摸索運用不同的方法讓對印畫產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并應用添畫的方法彌補不足。教、學具準備 :(1) 教師:多媒體課件、拓印工具、水、膠水、食鹽及范畫。(2) 學生:水粉顏料、調色盤、排筆、厚圖畫紙等工具材料。教學活動過程:一、新課引入1、游戲導入(1)老師在黑板上貼出幾個半邊形,讓學生將另一半形狀畫出來。(2)學生觀察并說說這些添畫出的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這些圖形都是從中間平分為兩部分,它們的上下、左右兩邊的大小、顏色和形狀都是一樣的,他們都以中間這條線為對稱的,中間這條線我們把它叫做對稱軸,稱這樣的圖形為對稱圖形。對稱圖形往往具有均衡、穩定、和諧、莊嚴的特點。2、師生共同欣賞生活中有對稱美的物體。思考:風箏、飛機的外形是對稱的,如果風箏、飛機不對稱的話,會怎么樣?看來對稱不僅能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有時也是必須的。3 、學生舉例說說大自然中的對稱圖形。剛才我們欣賞了生活中的許多對稱事物,與我們上節課的對著剪后的作品一樣,出現了左右兩邊一樣的紋樣。今天大家和我一起來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創作我們心中的對稱圖案。揭示板書課題對稱的圖形。二、新課講授1、開書自學,并嘗試(1)打開書本,自學步驟圖學生研讀第一段話,想不想試一試呢?(2)學生分組練習嘗試先把紙張對折,在對折線的另一邊用一種顏色涂上一筆,然后折起來,壓一壓,再看看,你發現什么了呢?舉手回答。對印后出現了左右兩邊一樣的圖形,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和研究用對印的方法完成圖形的制作。2、發現問題,尋求解決辦法展示學生剛才嘗試的作業:(1)印出的作業怎么會淺淡,不清晰顏色用少了,解決辦法:涂色時多用顏色,或者再加顏色補印;那在哪一邊加顏色再印呢?在畫的那一邊。(2)印出顏色不清晰,枯澀呢顏色用干了,解決辦法:涂色后印時速度要快,就不會出現枯澀,模糊不清了。3、師示范兩幅對印畫,學生認真觀察并思考。師出示圖片欣賞,引出:具象圖案和抽象圖案。在欣賞和示范的過程中去詮釋有意識的繪畫方法和無意識的繪畫方法。師拿出兩張紙按照作畫程序開始示范,兩幅畫同時完成。方法是:先將紙對折,排筆調勻顏色,厚重一些,選擇想印的事物,迅速在紙的一邊涂上顏色,然后合上對折紙,用手摁一摁,打開,發現了什么?(學生更覺有趣);然后師再示范采用加膠水、刀背刮色、彈水和撒鹽的方法,出現特殊的效果,顏色更加豐富,產生漂亮的小花紋,這些小花紋我們叫做肌理,小朋友們也來動手印一印吧!(學生興趣高漲)4、欣賞生活中的對稱圖形課件出示一些對稱自然景觀、美術作品,具象的和抽象的,師一一講解。讓學生明白,有些作品我們除可以有意識的對印外,還隨意涂色對印,印好之后,去觀察發現像什么,我們還可以添畫,讓作品更完美。三、學生實踐練習1、試著印、想一想,添一添,完成一幅有趣的對印的圖形。2、作業要求:(1)用正確的方法步驟完成一幅對印畫,要求有上下或左右的對稱,色彩豐富,富有想象力。(2)從肌理的產生、顏色的變化、點線面的運用等方面來嘗試印法3、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發現問題及時告知學生(音樂播放,營造一種愉快的氛圍,色彩線條隨著音樂而跳動)四、作品展評學生自告奮勇上臺來給大家展示自己的對印作品,師生共評,表揚優秀作品,指出對印效果稍差作品的解決辦法。五、課后拓展延伸 課后完成一幅對印作品并贈送給同學,同時把這份快樂也傳達給別人。繼續去尋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用心去觀察,獲得更多的美的體驗。六、收拾與整理:做好清潔衛生,將工具洗干凈,將桌子擦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