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課件(教學).pptx
三,新課導入,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學習目標,1.了解孫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歷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動。 2.理解中國同盟會成立的過程和作用。 3.分析理解三民主義的內容和含義。,新課講授,一.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孫中山簡介,孫中山,名文,號逸仙。以“中山”名世。少年時喜聽太平天國故事,稱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自命為洪秀全第二。,2.從改良到革命,材料一“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回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材料二“革命為惟一法門。”“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 孫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戲院的演說1903年,材料一說明孫中山上書李鴻章的目的是什么?,使清政府變法維新,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方法:以前是溫和的改革,以后主張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張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張建立共和國 認識: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2.材料二與材料一相比(孫中山救國方法和目的)有何變化?,3.成立興中會,時間: 地點: 綱領: 宗旨: 意義:,檀香山,1894年,驅除韃虜,恢復中國, 創立合眾政府,振興中華,標志著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誕生,4.領導廣州起義,時間: 地點: 人物: 結果:,1895年,廣州,孫中山、陸皓東等會黨人員,起義消息泄露,起義失敗,陸皓東,孫中山,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國考察社會實際,發展革命組織,為繼續革命作準備,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革命思想的傳播,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 革命軍,陳天華 猛回頭警世鐘,共同點: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904年2月15日,中國留日學生黃興等人在長沙秘密組織革命團體華興會,前排左起第一人黃興,第三人胡瑛、第四人宋教仁,第五人柳揚谷后排左一章士釗,左四劉揆一,1905年,華興會部分成員在日本合影,1904年,一些留日學生在上海組織革命團體光復會,蔡元培任會長。,蔡元培,光復會領導人及在日本的部分會員(1904年),光復會,孫中山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長期從事武裝反清斗爭。他先后建立了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使民族民主革命成為波濤洶涌的時代潮流。,為什么孫中山能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孫中山的革命主張逐漸得到其他革命黨人的認同,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3.中國同盟會成立,時間: 地點: 目的: 政治綱領: 領導機構: 性質: 意義:,日本東京,1905年,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第一個全國性、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有了統一領導和奮斗目標,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中國同盟會會徽,中國同盟會綱領,中國同盟會機關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為三民主義。,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反對民族壓迫,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議會制共和國,“核定地價”“國民共享”(資產階級土地綱領),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 (核心),社會革命 (補充和發展),三民主義的內涵剖析,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課堂小結,章炳麟、鄒容、陳天華,政治綱領、領導機構、性質,華興會和光復會成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孫中山簡介,興中會成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目標,1.下列有關孫中山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 .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領導并成功發動了廣州起義 2.中國同盟會成立的地點是( ) .檀香山 .長沙 .上海 .東京 3.孫中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 .民享主義,D,A,隨堂演練,B,4.三民主義中,民權主義的政治目標是( ) .推翻封建制度,反對滿族貴族對中國的專制統治 .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推翻滿族貴族的統治 .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建立中華民國 5.中國近代以來,“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興辦洋務”“君主立憲”等思想的失敗說明了( ) .近代中國要謀求社會進步必須走革命的道路 .提出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近代中國不可能走向富強 .中國必須進行辛亥革命,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