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 課件(教學).pptx
六,新課導入,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學習目標,1.知道平型關大捷及影響; 2.知道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情況; 3.知道百團大戰的基本情況和歷史影響; 4.正確分敵后戰場的抗戰,新課講授,一.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平型關遺址,1937年9月,山西東北平型關,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粹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林彪115師,殲滅日軍1000多人,林彪,概況,論持久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1.毛澤東論持久戰,目標導學二:毛澤東論持久戰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2.建立抗日根據地,抗日根據地示意圖,3.開展人民游擊戰爭,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破襲戰,4.鞏固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根據地進行民主投票,根據地農民擁護“減租減息”,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三.百團大戰,1.原因,囚籠政策:,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并配以封鎖墻、封鎖溝,2.概況,1940年下半年,華北,彭德懷領導10多個團,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彭德懷,八路軍第一二零師重點拆毀正太路張凈至桑掌段的鐵路,我軍于曉霧中圍攻敵井陘煤礦,3.戰果,4.意義,百團大戰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課堂小結,陜甘寧延安,開展人民游擊戰爭,敵后戰場的抗戰,時間:1937年9月,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建立民主政權,領導人:林彪,重要意義,時間:1940年下半年,領導人:彭德懷,重要意義,隨堂演練,1.中國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關大捷 B.臺兒莊戰役 C. 徐州會戰 D. 百團大戰 2.抗日戰爭時期,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長沙 D.臺兒莊,A,B,3.為鞏固根據地,爭取抗戰勝利,中國共產黨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 A.實行減租減息 B.開展大生產運動 C.采取地雷戰、地道戰 D.發動農民起義 4.百團大戰的主要作戰目標( ) A.顯示中國人民強大的武裝力量 B.阻止日軍對正面戰場的進攻 C.堅定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 D.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A,D,5.下列有關百團大戰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目的是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封鎖 B.發動的時間是1940年下半年 C.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勝利 D.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的威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