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 課件(教學).pptx
第 3 課 太平天國運動,1.兩次鴉片戰爭中中國為什么會遭到如此的劫難,主觀原因是什么?,清政府的腐敗,一再妥協退讓,中國的落后 。,2.人民做出了什么反應?,引起了人民群眾的極端不滿。人民紛紛起義,反對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反擊外國的侵略勢力。,新課導入,學習目標,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和經過。 2.知道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的內容及重要影響。 3.認識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進步性和失敗的原因。,新課講授,一.洪秀全與金田起義,1.原因,清政府的統治危機加深;階級矛盾日益尖銳。,2.準備,洪秀全于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并積極傳教,發展會眾兩千多人。,洪秀全(18141864年) 廣東花縣人,多次科舉未中。 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并積極傳教,發展反清力量。,3.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4.永安建制,洪秀全稱“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人為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起政權組織。,二.定都天京,1.發展形勢,金田永安(初建政權)全州(馮云山戰死)長沙(蕭朝貴戰死)武昌南京(天京),2.頒布天朝田畝制度,3.北伐西征,目的,推翻清朝統治和鞏固政權,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軍覆滅,西征,取得巨大勝利,控制了從湖北武昌到江蘇鎮江的長江沿岸城鎮,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東部和江蘇部分地區。,影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進入全盛時期。,北 伐 形 勢 圖,太平軍西征形勢圖,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占領南京 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變,1856年,洪,楊,()逼,韋,石,()殺,()責,()走,()疑,()殺,影響: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由盛轉衰。,2.重整國政,天王 洪秀全,軍事指揮,總理朝政,資政新篇,沒有實施,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從根本上改變軍事上的不利局面,干王洪仁玕,拓展延伸,太平天國后期的綱領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到達天京,被封為干王,總理朝政。寫成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上主張。但由于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未能付諸實踐。,3.安慶陷落,1860年,曾國藩的湘軍包圍安慶,陳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敗,安慶陷落。后陳玉成被俘就義。李秀成率軍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鴻章淮軍和洋槍隊的抵抗反撲。,曾國藩,李鴻章,4.天京陷落,1862年,湘軍圍困天京。李秀成率軍回師救援,激戰40天,未能解除湘軍對天京的威脅。,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軍沖入城內,天京陷落。 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 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的腐敗 無法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農民階級的局限性,5.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6.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課堂小結,開始:1851,金田起義,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全盛:1856,突圍和西征后,盛衰轉變:1856年的天京變亂,1859年,資政新篇,失?。?864年,天京失陷,前后14年,太平天國運動,1金田起義在今( ) A廣東省 B廣西省 C云南省 D福建省,B,21853年,太平軍正式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該政 權定都于( ) A永安 B金田 C天京 D安慶,C,3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了,其失敗的標志是( ) A領導集團內訌 B清軍攻陷安慶 C湘軍攻陷天京 D洪秀全病逝,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