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3《彩線連彩點》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第3課彩線連彩點小學美術 人教2011課標版 共1學時1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點與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體驗繪畫與創作的樂趣。2、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用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形態進行重新連接組合,繪制成非具象的畫面效果,產生豐富的想象空間。2學情分析 本節課安排“彩線連彩點”,意在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有點、線,這些點、線美化了我們的生活,感受藝術作品中點、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體驗用點、線作畫的趣味性。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用點、線大膽的表現。教學難點:能根據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4教學過程 4.1 第一課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作品欣賞導入:“同學們好!今天上課前老師先帶大家一起來欣賞幾幅大畫家的藝術作品好不好?”“好”“讓我們來看一看畫上都畫的什么?“彩線、彩點?!薄斑@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彩線連彩點?!苯處煱鍟n題。(二)講授新課1、作品欣賞(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欣賞康定斯基作品、圖象資料和中國畫資料中各種點、線組成的畫面,引導學生打破常規的具象思維模式,用點、線、自由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從中感受到繪畫與創作的樂趣。)“讓我們來看一看康定斯基的作品,你覺得你最喜歡這幅畫的什么地方?”“我最喜歡”同學們的觀點各不相同,有的喜歡畫面的顏色,有的喜歡畫面中流暢的線條,有的喜歡畫面中的某一個形狀,有的覺得這些畫面很有趣,雖然看不出畫面上究竟畫的是什么形象,但是組合起來卻很漂亮?!巴瑢W們說的都很好,都是自己的真實的體會。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線的粗細不同、點的大小不同、色彩的不同、形狀的不同,組合到一起的時候會產生象音樂一樣的節奏。這些美麗的藝術作品就是運用各種點、線、面組合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接下來,讓我們再來欣賞幾幅國畫作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欣賞,了解線的粗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節奏及其協調性。)一、常見的線材料,線材料變成點材料1.教師出示各種常見的線狀材料(絨線、紙條、繩子),請學生認一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形狀都是瘦瘦長長條狀的東西。不同點:不同的材料、有的直、有的彎曲,有粗有細,顏色不同。)2.教師將紙條揉成紙團,把紙條、絨線和繩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都發生了什么變化?(不再是長長的,變成一點一點的。)3.將這些小點點擺一擺又變成了一條長長的線(如:項鏈上的珠子)。二、生活中的點和線1.生活中你見過哪些點和線?找找教室里的點和線,找找自己身上的點和線。(教師展示其他的點狀物和線狀物。)2.體驗不同的筆,畫出不同的點和線。不同的筆在畫紙上畫出的點和線一樣嗎?試一試用彩色水筆、油畫棒、鉛筆在畫紙上涂涂畫畫,看看不同在哪里?三、點和線連成畫1.畫家畫里的點和線。畫家也用點和線來作畫,看看下面畫中都有些什么樣的點和線。引導學生分析書中范畫。2.自己制造點和線連成畫。你能畫出或剪出和剛才不一樣的點和線,并連成一幅畫嗎?我們自己也來創造各種各樣的點和線,連成美麗的畫面。(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畫筆、材料,綜合運用,隨意造型。)(三)學生作畫:1、作業要求:采用單線、涂色及剪貼等各種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鼓勵學生選擇各種點、線、面組成新的畫面??梢园焉钪谐S玫慕ㄖ⑷宋?、字母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形態進行重新連接組合,繪制成非具象的畫面效果。2、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四)講評作業: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1.說說自己創造了些什么樣的點和線,并欣賞同學的畫。2.想一想,點和線在自己的畫面中重要嗎?如果沒有了點和線畫面會是什么樣的呢?3、學生自評:畫好的同學把作品貼到黑板上,同學們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一說為什么。師表揚作品中的優點,指出存在的不足。(看學生的作品中能否用點線大膽的組合成一幅畫。鼓勵學生大膽交流自己的畫面所表達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