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4.1 農業 教案.docx
教學課題第四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 第一節 農業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農業的概念,并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了解我國農業發展取得的成就,舉例說明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性。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我國農業發展的巨大成就,幫助學生樹立珍惜糧食、愛惜糧食的觀念。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農業的概念及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教學難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教學輔助材料與手段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法、讀圖分析法、自學指導法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播放產業助力扶貧的新聞視頻,引入第四章的課程。以生活中的瓜果蔬菜為例,提問這些產品都是哪一產業所提供的?學生觀看視頻,對我國的產業有一初步認識,回答老師提問,完成課程引入。二、教學過程一、什么是農業(1)狹義的農業教師展示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的生產過程,歸納總結出狹義的農業含義范疇(2)廣義的農業教師展示種植業、林業、牧業等圖片,歸納總結出廣義的農業含義范疇。(3)總結:農業的含義,范圍(4)我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二、我國農業的發展1.部分農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播放世界谷物產量變化視頻,引導學生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部分農產品的產量增長情況。2.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布趨于合理結合教材,展示各地區農業發展的現狀圖3.新型農業引導學生閱讀新型農業的含義、范圍及主要分布4.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展示農業機械、農業科學、農業灌溉等的圖片,結合教材說明我國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三、主要作物的分布1.糧食作物的分布(1)結合主要作物分布圖,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南稻北麥”的作物分布總統格局(2)引導學生認識春小麥和冬小麥(3)指導學生認識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2.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1)引導學生認識棉花以及熱帶經濟作物的地區分布(2)引導學生總結我國油料、糖料、飲料作物的分布3.畜牧業的分布(1)區別我國牧區畜牧業和農耕區畜牧業的分布,特征(2)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四大牧區及對應的優良品種(3)引導學生認識農耕區畜牧業主要的生產對象、生產特征等。1. 學生觀看圖片,并跟隨老師一起總結出狹義的農業、廣義的農業以及農業的含義。2. 跟隨老師認識農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學生觀看視頻、圖片等,跟隨老師一起總結分析我國農業發展。1. 學生結合地圖,認識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狀況、總結并說出冬小麥與春小麥的特點、地區分布;認識并掌握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2. 學生結合地圖,認識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分布狀況,總結出棉花、油料、糖料、飲料等作物的地區分布。3. 學生結合地圖認識我國牧區畜牧業和農耕區畜牧業的主要界線,認識我國四大牧區及主要的品種,認識我國農耕區畜牧業的生產特點。三、課堂小結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四、板書設計作業布置教 學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