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年制)五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3.利用方向與距離描述路線 教案
3 利用方向與距離描述路線n 教學內容教材5556頁,用方向和距離來描述路線教學提示學生在信息窗二的學習中已掌握了根據方向距離確定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運用距離與方向描述路線。教材通過讓學生觀察線路圖,來描述要走的路線,引入對本節課“用方向和距離來描述路線”的知識的學習。n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平面圖。2.能夠運用方向、距離用語言描述簡單的線路圖。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觀察、推理和表達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方向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參與數學的興趣。n 重點、難點重點能夠運用方向、距離用語言描述簡單的線路圖。難點能夠運用方向、距離用語言描述簡單的線路圖。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習單學生準備:直尺、量角器n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師:為了提高抗戰能力,經常會進行軍事模擬演習。大家看總部正在對指揮官進行培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培訓現場。出示多媒體課件下面我們進行小指揮官初級培訓:看路線圖設計意圖:由軍事演習培訓小指揮官導入,激發興趣,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二)探究新知:1.如何看路線圖師:(出示信息,不帶角度、距離)請同學們看這路線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提出許多問題,老師有選擇性記錄下面兩個問題:A:從指揮部到藍軍陣地怎樣走?B:從藍軍陣地到宿營地怎樣走?師:哪位同學解答A問題? 哪位同學解答B問題?教師先讓學生單獨回答,理清思路,然后要求:同桌兩人互相向對方介紹一下A、B兩個問題。(學生互相回答)教師小結:同學們都能正確說出路線,已經是一個基本合格的小指揮官。現在進入高級培訓: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路線。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說行走的路線,使學生從整體上對行走的順序有清晰認識。2.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路線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運用現在的圖能清晰精確說明行走路線嗎?你需要老師提供哪些幫助?(學生根據信息窗2所學基礎,回答出缺少方向、距離。)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增加方向距離的路線圖,提出要求:請運用現在的指揮圖,同桌兩人一組討論完成A問題。(學生同桌討論,教師巡視參與討論。)教師組織訂正交流,確定正確的答案。要求學生確立起由( )出發向( ),行( )米到達( )這樣一個模式。要求學生運用這樣一個模式獨立完成B問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導。)教師組織交流,進一步強化描述模式。教師小結:運用距離方向可以精確描述路線,同學們表現很好,同學們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小指揮官了。下面我們進行小指揮官小測試。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學生同桌合作,有效突破這一難點,然后由學生單獨完成B問題,使學生充分掌握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路線。(三)鞏固新知:師:同學們能用剛才在指揮部學到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嗎?教師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教材56頁第4題,考察學生對行走順序的掌握情況。教師引導看56頁第4題,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看一下(課件出示)溫馨小提示。溫馨小提示下面的三個問題,可能對你有所幫助喲?。?): 學校( )( )( )少年宮(2): 從學校出發向( )行( )米到( )從商店出發向( )行( )米到電廠(3):自己說出由電廠少年宮的路線通過上述三個問題,可以全面考察學生本節知識目標完成情況。對于有點困難得同學也能有所思考。教師組織訂正,要強調重點。教師談話:前面測試同學們很出色,下面老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由少年宮回到學校?要求同桌兩人一問一答完成這個問題。教師組織交流。設計意圖: 通過一個實際場景設計了由淺入深的三個問題,學生通過練習可以全面完成學習目標。最后提出返回路線,讓學生了解往返路線之間的聯系,對學生是一種提升。(四)達標反饋根據下面的路線圖完成下面各題。答案:(五)課堂小結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概括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談自己的收獲)教師小結:運用方向和距離我們可以很準確描述行走路線。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比如:外國朋友來我們的家鄉,我們就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給他們做小導游。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概括總結,培養反思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六)布置作業1.小明家在公園西偏南35的方向上,他從家去公園時要向( )偏( )( )的方向走 2. 判斷:小剛去公園時沿西偏南25方向去,他回家時沿西偏北25方向走( )3. 如圖,小明從點A向北偏東75方向走到點B,又從點B向南偏西30方向走到點C,則ABC=()4. 小松鼠向( )走( )米可以吃到松果,再向( )偏( )方向( )走( )米還可以吃到松果5.圖中是某地8路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圖8路公共汽車從公園出發,向( )行( )千米到達中心廣場,再向( )偏( )55的方向行( )千米到達醫院6. 根據下面的路線圖,寫出亮亮上學和放學回家所走的方向和路線答案:1. 東 北 35 2.對 3. 45 4. 東 40 北 東 60 805.東 0.8 南 東 1.2 6. 上學路線:亮亮從家先向東偏北45方向走250米到達郵局,再從郵局向東偏南25方向走500米,即可到達學校。放學路線:亮亮從學校先向西偏北25方向走500米到達郵局,再從郵局向西偏南40方向走250米,即可到家。n 教學資料包教學資源1. 根據所描述的路線,畫出路線圖玲玲說從學校出發向北偏東20方向走100米,再向東走200米,最后向東偏北30方向走400米就到她家了2. 李江峰先從家出發向東偏北40方向走250米到超市,再向正西方向走200米來到銀行,最后向西偏南35方向走150米到少年宮根據以上描述,完成路線圖資料鏈接 常用的確定位置的方法方位角確定法,方位角又稱地平經度(Azimuth (angle)縮寫Az),是在平面上量度物體之間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是從某點的指北方向線起,依順時針方向到目標方向線之間的水平夾角。經緯度確定法,經緯度是經度與緯度的合稱組成一個坐標系統。又稱為地理坐標系統,它是一種利用三度空間的球面來定義地球上的空間的球面坐標系統,能夠標示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平面直角坐標系法,在平面“二維”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平面直角坐標系有兩個坐標軸,其中橫軸為X軸(x-axis),取向右方向為正方向;縱軸為Y(y-axis)軸,取向上為正方向。坐標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標平面,兩坐標軸的公共原點叫做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X軸和Y軸把坐標平面分成四個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個部分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數軸為界,橫軸、縱軸上的點及原點不屬于任何象限。一般情況下,x軸和y軸取相同的單位長度。對于坐標系平面內的任何一點,我們可以確定它的坐標。反過來,對于任何一個坐標,我們可以在坐標平面內確定它所表示的一個點。對于平面內任意一點C,過點C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在X軸、Y軸上的對應點a,b分別叫做點C的橫坐標、縱坐標,有序實數對(a,b)叫做點C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