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4《次北固山下》課件(7).ppt
詩詞四首,次北固山下,(唐) 王 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詩,律詩,絕句,五言七言,律詩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韻,3.首聯、頷聯、頸聯、尾聯,4. 頷聯對偶句,頸聯對偶句,次北固山下 王灣,(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尾聯)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解題,思考: 題目中“次”、“北固山”分別什么含義?,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今在江蘇省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詩題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泊”,但根據詩意,在這里應解為“經過”,因為從頷聯即可察知:詩人所乘之舟是在江中行駛的。,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是寫鄉愁的。,王灣(693751)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編次官府所藏圖書,9年書成,共200卷,名為群書四部錄。全唐詩存詩十首。,重點詞語解釋:,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殘夜,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日。 鄉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故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按:鴻雁傳書,實無其事。,彎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綠波上行駛。,詩意,潮水上漲,兩岸江面無比寬闊, 順風前進的白帆高高懸掛。,海上的太陽在殘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舊年未盡時已至。,我的家信該怎樣寄回鄉? 北飛的鴻雁啊給我帶回洛陽。,2.從這首詩中你可以看出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 從哪句詩可以看出?,心情:淡淡的鄉思愁緒。,“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詩中描寫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時節的景物?有哪些景物?表現出什么特點?,長江地區;,早春時節;,青山、,綠水、,江潮、,船帆、,海日、,景物:,特點:,開闊、秀麗,課文鞏固,江春,名句分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1、先說這兩句所寫的景象。,2、這兩種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嗎?,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舊年的交替。(都描寫了時序交替中的景物。),3、這兩種景物跟詩人的鄉愁有關嗎?,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舊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過去,一年一年地過去,而詩人依舊在外奔波,不得回鄉,怎能不產生鄉愁呢?,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問:為什么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翻譯 :寫給家人的書信早已寫好,如何送達家里?掠過晴空的北歸鴻雁啊,拜托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由于新年將到,這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他卻不能回家,自然 要寫一封平安家書,更何況他此刻看見了北歸的雁,必定要 路經洛陽的洛陽在鎮江西北方,寫了詩人淡淡的鄉愁。,鄉書:家書,最耐人尋味的是頸聯,你如何理解本句中蘊涵的哲理? (1).紅日驅走黑暗-樂觀 向上 (2).春意驅走寒冷-樂觀 積極 (3)新舊事物更替-體現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殘夜將盡未盡之時遙望東海,一輪紅日正在升起,舊年將盡未盡之時,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江上,這寫出怎樣的生活哲理? 答:新的東西是擋不住的,人應該對生活樂觀積極向上。,主 題,詩中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中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了旅途中的思鄉之情。,思鄉句子: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