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策劃方案五篇.doc
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策劃方案五篇幼兒美術是3-7歲學齡前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主要分為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方案五篇,歡迎您的關注。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方案1【活動目標】1、認識番禺土特產蓮藕,通過觀察、討論,發現蓮藕內部紋路特征。2、能大膽地根據蓮藕的內部紋路特征合理地組合、制作彩印畫,體驗創作的快樂。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活動準備】1、蓮藕若干個,菜板、菜刀各一。2、蘸有顏料的抹布若干,盤子、紙張若干?!净顒舆^程】1、談話導入。師:“你知道蓮藕是番禺哪個地方的特產?”師:“你們吃過蓮藕嗎?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認識蓮藕是萬頃沙的土特產。2、出示準備好的蓮藕,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師:“那蓮藕里面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幼兒大膽進行猜測,請幼兒說一說。3、驗證猜測結果:教師現場切開蓮藕,請幼兒進行觀察、交流,發現蓮藕內部特征。4、制作彩印畫。(1)引起幼兒對蓮藕內部紋路的興趣,加深印象。師:“你看到的蓮藕切開后是什么樣的,你喜歡里面的花紋嗎?”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2)出示印有蓮藕內部紋路的圖畫請幼兒觀察并猜測做畫方法,然后進行介紹。(3)介紹活動材料和要求。(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作畫步驟:選擇自己喜歡顏色,將蓮藕平的一面蘸上顏料,然后用力在紙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選擇進行組合,邊印邊進行構圖。5、欣賞作品、交流作畫感受。鼓勵幼兒間相互欣賞并大膽向同伴介紹。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方案2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運用隨意折疊、涂色塊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船帆。2、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活動準備:1、“大?!北尘皥D一張、帆船模型若干2、帆船底座人手1個、用來制作船帆的形狀各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活動過程:(一)激發幼兒制作船帆的興趣和愿望1、(幼兒圍坐在“大?!北尘芭?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2、啟發幼兒觀察周圍的帆船,說說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沒有帆)3、師:“帆船沒有帆能航行嗎?為什么?那怎么辦呢?”(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2、引導幼兒觀察“大?!鄙献灾频姆?,討論船帆是怎樣做成的。師:“你知道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嗎?”(引導幼兒觀察船帆上的折痕并發現這些折痕是通過反復折疊而產生的。)3、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請幼兒折疊并觀察折痕。4、師生共同總結制作方法:將紙隨意折疊數次,注意盡量用力折疊,使折痕明顯,然后打開,用水彩筆描出折痕,最后上色,盡可能淺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規律地交替使用顏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1、請美味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形紙當船帆進行設計、裝飾。2、啟發幼兒將紙沿各種角度折疊,建議幼兒折疊次數不要過多,鼓勵幼兒折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3、鼓勵幼兒正反面均勻涂色。4、幫助幼兒將船帆插在底座上。(四)組織幼兒共同欣賞1、請幼兒將自制的帆船送到“大?!鄙稀?、幼兒互相欣賞,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體驗成功的樂趣。3、幼兒自由舉行“帆船比賽”。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方案3活動目標:1、學會用紅、黃、藍中的兩種顏色調配,樂于探究三原色兩兩調和后的變化。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調配出橙色、紫色、綠色并完成涂色。3、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顒訙蕚洌?、紅、黃、藍三色顏料、調色盤、棉簽、若干。2、3個裝著紅、黃、藍顏料水的礦泉水瓶,及3個紅、黃、藍顏色的瓶蓋。3、顏色變色記錄表。紅、黃、藍顏色寶寶圖片?;顒舆^程:一、創設魔術情景,變魔術引題。師: ;我是魔法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奇的魔術,小朋友只要認真仔細看表演,你們也會變成魔術師。魔法師還請來了三個顏色寶寶來變魔術,它們來了。 ;教師逐一出示:紅、黃、藍三個顏色寶寶。教學評析:用一張蓋著桌布的桌子當臺面,創設魔術情景。這樣會為這節課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二、引導幼兒觀察變色及記錄。1、出示裝著黃色顏料水的礦泉水瓶,引導幼兒觀察: ;看,這里有個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裝著什么顏色? ;(黃顏色)。師: ;對!看好了老師在黃顏色魔法瓶上蓋上一個紅色的蓋子,搖一搖、變一變。黃色變成了。 ;(橙色)出示記錄表,請幼兒上臺幫忙找出相應顏色寶寶,將剛才神奇的變化記錄下來。黃色和紅色手拉手變成橙色。2、出示裝著紅色顏料水的礦泉水瓶,引導幼兒觀察: ;裝著紅色的顏料水的瓶子蓋上了藍色的蓋子后會變什么顏色? ;(紫色)師: ;同樣我們要用顏色寶寶記錄下這神奇的變化。 ;3、請小朋友猜猜:裝著藍色顏料水的瓶子蓋上黃色的蓋子會有什么變化?師: ;請一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讓他上來變一變。 ;請小朋友上來操作,得出藍色加黃色變成綠色。4、引導幼兒討論: ;你發現了這神奇的魔術是怎么變的? ;5、教師小結:黃色和紅色在一起成了橙色;紅色和藍色在一起變成紫色;藍色和黃色在一起變綠色。三、引導幼兒變色。1、啟發幼兒: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顏色?(橙色、紫色、綠色)師: ;精彩的節目開始了。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第一個節目:變橘子。看一張紙上畫出一個白橘子,不像,怎么辦?第二個節目:變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個節目: ;呱呱呱 ;,跳出一只白青蛙。還是不像?怎么辦?2、請小朋友觀察記錄表,橙色是怎么變的?教師引導幼兒,用棉簽分別取出黃色顏料和紅色顏料放在調色盤用干凈的棉簽將兩個顏色調和在一起。3、討論:用了幾種顏色?哪兩種顏色?怎么變的?變成什么顏色?4、引導幼兒說出:X顏色加X顏色變成X顏色畫。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變?引導幼兒嘗試操作。6、教師歸納小結。紅色加黃色變成橙色畫橘子;紅色加藍色變成紫色畫葡萄;黃色加藍色變成綠色畫青蛙;四、幼兒分組操作。1、幼兒動手嘗試用紅、黃、藍三個顏色分別調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變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2、強調要求:(1)顏色不能混色。(2)手粘到顏料用桌上的濕毛巾擦干凈。五、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方案4活動目標:1.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幼兒學習塑造物體的主要特征。2.鞏固團、搓、壓、捏等技能。活動準備:1.各色的橡皮泥,泥工板,剪刀、藍色卡紙、牙簽。2.教師制作的范畫一副。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以兒歌三條魚的律動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二)基本部分:1.出示圖片,引起興趣。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呀?(小魚)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魚的特征,并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魚的形狀、色彩以及身上的花紋等。觀察后讓幼兒描述魚的外形特征。小結:魚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身體較大,比較扁,有尾巴,身上有魚鰭和魚鱗。2.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魚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出示PPT你們發現魚寶寶是用什么做成的嗎?3.“今天,老師要變魔術,一起來念口訣:魔術魔術變變變!”教師手藏身后,變出一條魚寶寶)(出示范例)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這是老師做的小魚,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只小魚呢?4.教師示范制作魚選擇一塊橡皮泥捏軟,做魚的身體。另選一樣不同顏色的橡皮泥一分為三做魚的尾鰭,背鰭和腹鰭。用白色和黑色橡皮泥做魚眼睛。做魚的身體時先把泥搓成橢圓形,再壓扁分別貼上尾鰭、背鰭、腹鰭和魚眼睛。再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搓成長條做出魚身上的紋理就可以了。最后用你喜歡的顏色做出泡泡,用綠顏色做水草。(三)幼兒制作: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橡皮泥、剪刀、工具、泥工板。你可以制作與老師不一樣的魚,比比誰的魚最漂亮,和別人的不一樣。2.教師巡回指導。(四)展示、評價作品,結束活動。將作品擺放在展示臺上,師生共同進行評析,鼓勵幼兒自己介紹作品,并評出好作品。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方案5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了解海底世界;會畫出海底世界2、嘗試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海底世界,大膽創作海底世界的美麗景色。3、感受繪畫的樂趣,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活動重點、難點:重點:能夠畫出自己心中海底世界的景象。難點:嘗試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海底世界,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活動準備:圖片、彩筆、白紙、黑板活動過程:(一)海底世界的圖片導入,激發興趣教師出示海底世界圖片,并提問:圖片中有什么?引出主題。(二)新授1、幼兒討論、激發興趣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海洋里有什么動物植物?海水什么顏色?2、教師講解與示范教師邊示范邊交流,引導幼兒想象海洋中的植物特征,動物的特征,激發想象力。3、幼兒自有創作,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畫出海洋物種不同的特征,并進行色彩搭配,教師進行個別指導。4、作品展示與評價幼兒向其他小朋友們講解作品。(三)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引導說出保護環境?;顒友由欤赫埿∨笥褌兓丶液图议L一起去海洋館參觀,親身體會海洋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