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策劃方案五篇.doc
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策劃方案五篇一堂精彩的課離不開一篇優秀的方案。它是教師為組織和指導教學活動精心設計的施教藍圖,而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實際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每個步驟在教師頭腦中的預演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方案五篇,歡迎閱讀。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方案1活動目標:1、欣賞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夢,引導幼兒發現美并體驗這種感受。2、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孩子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夢。2、幼兒作畫工具若干。活動過程:一、導入活動,出示畢加索的作品夢,師生共同欣賞。師:有一個國家叫西班牙,那兒有一個大畫家名字叫畢加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一幅畫。二、通過賞析:引發感受和體驗1、師:畫家畫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點擊鼠標,出現作品夢)生:畫家畫了一位阿姨靠在沙發上睡得好香,她在做夢呢?師:我們來學學她的樣子。2、師:紅紅的,軟軟的沙發,襯托出阿姨粉紅色的手臂,畫家把它畫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調子,小朋友,你們能感覺到紅色和黃色給人一種什么感覺?生:暖洋洋的。3、師:阿姨正在做夢,我們看看好夢見了什么?(點擊鼠標,背景出現藍色夜空)生:夢見了藍色的夜晚,現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調子里,不但睡得溫暖、香甜,而且還很安靜。4、師:她還在做夢呢?夢見了她睡在沙漠里,紅色為主的沙漠給人什么感覺?(點擊鼠標,切換背景)生:炎熱的感覺。5、師:她還夢見了什么?(點擊鼠標,切換背景)生:綠色的草地,以綠色為主的草地,讓我們感覺空氣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6、師:她還夢見了什么?(點擊鼠標,出現背景)生:她夢見自己睡在海邊,藍色的海水,讓我們感覺海邊好像有風要吹過來,很涼爽。三、啟發幼兒作畫小朋友,阿姨還夢見了什么?比如:她在陽臺的月光下,或者綠色的花園里,不同環境的背景色調給我們的感覺不同,請你試試看,等會兒,我讓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嗎?四、過程指導1、對沒構思好的幼兒,幫助其建立構思。2、對不太敢表現的幼兒,鼓勵其大膽表現。3、通過表揚提示幼兒大膽使用色彩,涂畫背景。五、評價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幼兒作品,請全班幼兒一起體驗背景變化后的感受。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方案2活動目標1、欣賞樂曲,體驗樂曲優美、恬靜的意境。2、學習根據圖譜的提示和樂曲的旋律為樂曲配器,并能用輕柔的動作演奏樂曲。3、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活動準備1、碰鈴、鈴鼓、響板。2、圖譜。3、磁帶、錄音機。活動過程一、欣賞樂曲。1、講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引出課題。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在一個晴朗的夜空,天上的小星星發現地上有一個美麗的池塘。池塘里的水又清又亮。小星星真想到池塘里去游泳,于是它們從天空中滑了下來,剛好落到一片荷葉上,軟軟的荷葉真像蹦蹦床。小星星在上面跳呀跳 ;撲通 ;一聲掉進水里,清涼的池水真舒服。小星星在水里游了起來,游著游著,小星星累了,慢慢地睡著了。 ;師: ;故事好聽嗎? ;(好聽)師: ;故事里還藏著一首好聽的曲子,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2、欣賞曲子,初步感受音樂。教師: ;音樂有幾段?聽完后你的感覺怎樣? ;3、再次欣賞樂曲,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意境。教師: ;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樣嗎?(一樣)第三段呢?(第三段和第一、二段不一樣 ;)這是一首AAB結構的曲子,曲子優美舒緩,很好聽。 ;4、出示圖譜,幫助幼兒掌握樂曲節奏。教師: ;老師為這首曲子畫了一幅漂亮的圖。我們也和小星星玩一玩吧! ;老師帶幼兒隨音樂做伸手、拍腿、搖手的動作。二、討論樂曲的配器方案。1、出示樂器碰鈴、鈴鼓、響板。教師: ;今天我還帶來了一些樂器,這首曲子配上樂器會更好聽。 ;2、逐一討論配器方案。把討論的結果畫在圖譜上。教師: ;鈴鼓配在哪里好聽?小鈴?還有響板? ;三、演奏樂曲。1、看圖譜,跟音樂演奏一遍。教師:樂器都配好了,讓我們看著圖跟著音樂演奏一遍。 ;2、看指揮,演奏,并能用輕柔的動作演奏樂曲。教師: ;小朋友演奏得真好,老師指揮,小朋友再一起演奏一遍,在結束時我們的樂器應請一些 ;。3、交換樂器演奏。教師: ;想不想換一下樂器演奏。 ;(想)四、整理樂器,小結結束。教師: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都很棒,小樂器也累了,讓我們送它回家吧!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方案3活動來源:北京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細則社會領域提出了“通過多種媒介和活動,使幼兒了解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懂得尊重少數民族和其他地區的風俗習慣 ;。于是在班級中我們開展了“中國民族多 ;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對于民族舞蹈特別感興趣,于是我和幼兒通過欣賞、學跳、創編來感知民族舞蹈的特點n這次活動是其中的一次。活動目標:1、感受蒙古族三段體音樂歡快、優美的音樂風格特點。2、初步嘗試合作創編蒙古族舞蹈,感受創編的快樂。活動準備:1、物質準備:音樂、課件、小水桶。2、經驗準備:幼兒了解認識蒙古族的習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活動過程:一、聽音樂進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樂特點1、幼兒聽草原小牧民律動進教室。2、蒙古騎馬、擠奶動作練習。二、欣賞音樂并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一)幼兒欣賞音樂。1、師:今天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小朋友認真聽聽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你有什么感覺,好像看到了什么?2、幼兒。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二)幼兒再次欣賞音樂并欣賞蒙古大草原的幻燈片,同時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1、現在夏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們都在做什么?2、幼兒根據幻燈說出人們的生活。3、你發現音樂有什么變化?4、教師為幼兒介紹音樂。(這首音樂是三段體音樂表現蒙古族人民在那達慕盛會上騎馬、摔跤、擠奶的歡樂場面)三、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快慢變化1、剛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們有趣的生活,如果你是蒙古人你想做什么事情?想一想音樂快的時候你在做什么,慢的時候你在做什么?2、分段欣賞音樂:(1)快的時候做什么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一學。(2)跟著快的音樂做一做動作。(3)慢的時候做什么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一學。(4)跟著慢的音樂做一做動作。四、幼兒分組聽音樂進行編舞1、請幼兒聽音樂分成5組進行舞蹈創編。師:剛才小朋友的動作做得很漂亮,接下來讓我們也來做個蒙古小牧民,一起來編個舞蹈,可以加上簡單的隊形變換,注意音樂的快慢變化,讓你的舞蹈更加漂亮。2、教師鼓勵幼兒合作,并簡單介紹道具。3、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巡回指導。五、幼兒自由展示1、幼兒集體聽音樂自由展示。2、幼兒分組自愿展示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方案4【活動目標】1、認識番禺土特產蓮藕,通過觀察、討論,發現蓮藕內部紋路特征。2、能大膽地根據蓮藕的內部紋路特征合理地組合、制作彩印畫,體驗創作的快樂。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活動準備】1、蓮藕若干個,菜板、菜刀各一。2、蘸有顏料的抹布若干,盤子、紙張若干。【活動過程】1、談話導入。師:“你知道蓮藕是番禺哪個地方的特產?”師:“你們吃過蓮藕嗎?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認識蓮藕是萬頃沙的土特產。2、出示準備好的蓮藕,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師:“那蓮藕里面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幼兒大膽進行猜測,請幼兒說一說。3、驗證猜測結果:教師現場切開蓮藕,請幼兒進行觀察、交流,發現蓮藕內部特征。4、制作彩印畫。(1)引起幼兒對蓮藕內部紋路的興趣,加深印象。師:“你看到的蓮藕切開后是什么樣的,你喜歡里面的花紋嗎?”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2)出示印有蓮藕內部紋路的圖畫請幼兒觀察并猜測做畫方法,然后進行介紹。(3)介紹活動材料和要求。(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作畫步驟:選擇自己喜歡顏色,將蓮藕平的一面蘸上顏料,然后用力在紙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選擇進行組合,邊印邊進行構圖。5、欣賞作品、交流作畫感受。鼓勵幼兒間相互欣賞并大膽向同伴介紹。幼兒園特色藝術活動方案5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運用隨意折疊、涂色塊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船帆。2、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活動準備:1、“大海”背景圖一張、帆船模型若干2、帆船底座人手1個、用來制作船帆的形狀各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活動過程:(一)激發幼兒制作船帆的興趣和愿望1、(幼兒圍坐在“大海”背景旁)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2、啟發幼兒觀察周圍的帆船,說說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沒有帆)3、師:“帆船沒有帆能航行嗎?為什么?那怎么辦呢?”(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2、引導幼兒觀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討論船帆是怎樣做成的。師:“你知道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嗎?”(引導幼兒觀察船帆上的折痕并發現這些折痕是通過反復折疊而產生的。)3、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請幼兒折疊并觀察折痕。4、師生共同總結制作方法:將紙隨意折疊數次,注意盡量用力折疊,使折痕明顯,然后打開,用水彩筆描出折痕,最后上色,盡可能淺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規律地交替使用顏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1、請美味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形紙當船帆進行設計、裝飾。2、啟發幼兒將紙沿各種角度折疊,建議幼兒折疊次數不要過多,鼓勵幼兒折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3、鼓勵幼兒正反面均勻涂色。4、幫助幼兒將船帆插在底座上。(四)組織幼兒共同欣賞1、請幼兒將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2、幼兒互相欣賞,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體驗成功的樂趣。3、幼兒自由舉行“帆船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