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策劃方案五篇.doc
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策劃方案五篇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方案五篇,歡迎閱讀。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活動目標:1、通過“黑白棋大賽”幫助幼兒學習6的加法。2、初步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活動準備:1、大棋譜兩副,黑白棋子若干。2、紅、黃、綠、紫隊標志一份,每隊準備一副棋譜,若干黑白子。3、數字卡片“6”以內加減算式若干。活動過程:一、分隊推選小隊長“分成四隊,每隊4個孩子,自己選出小隊長”二、黑白棋對抗賽1、規則:每隊選2名小隊員先后參加比賽,第一名隊員用黑子,第二名隊員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來我給你的數。2、幼兒比賽,教師總結比賽情況。三、合作擺“6”1、規則:請一組的小朋友合作擺“6”,一行一種擺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復,比比看規定時間哪一隊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確。(幼兒擺“6”)2、相互檢查現在請你們相互檢查,先看看他們列了幾道算式,是否正確,如果有錯錯再哪?每隊選一位小朋友告訴大家結果。(總結比賽情況)3、“6子通”搶答賽我這里有一張大棋譜,里面藏著許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嗎?4、總結得分評出第一名。四、個人競賽:猜猜看1、規則:我給你5個數字“2、5、1、3、4”請你用三十秒的時間記住,然后我把數字翻過去,請你指出和2加起來是6的數。2、幼兒比賽,答對發獎。五、延伸剛才,我們想了許多辦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來是6,那么要他們合起來是7,該怎么擺棋子呢?我們到教室里去擺擺看好不好啊?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方案2活動目標:1、嘗試分析圖形的三項特征。2、發展幼兒邏輯分析判斷能力。3、感受在游戲中學數學的快樂。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準備:學具:釣魚桿、(紅、黃、綠、大、小、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特征的魚若干海綿墊圍成的大池塘、塑料圈小池塘教具:冰柜樣式的表格若干、大小顏色形狀標記若干、獎品活動過程:1、導入,激發興趣。初步感知魚的三種特征。今天天氣不錯,我們去釣魚吧!喲,這里有一個大池塘。哇,里面有許多魚,有些什么樣的魚呢?(請幼兒自由說說顏色、形狀、大小)2、整體感知魚的三種特征,并嘗試用語言完整表達。我們來個釣魚比賽吧!比一比,誰釣得又多又快!(幼兒釣魚,釣完后坐下休息)來,讓我們數一數,你釣到了幾條魚?(幼兒自由交流,提問個別幼兒,評出釣魚冠軍,發獎)小朋友,你釣到的魚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和別人比一比,是大的還是小的?誰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自由交流、個別介紹,引導幼兒將三種特征完整表達)3、將魚按三種整體特征分類小朋友,真能干。這么多魚來不及吃完,如果壞了怎么辦呢?(放進冰柜里)老師的這個冰柜有些特別。不能隨便亂放,得按上面的標記放。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標記呢?(請個別幼兒說說,大小,顏色、形狀標記)那這三個標記放在一塊兒,表示什么意思呢?(請小朋友將三個標記組成的三種特征表達完整。)誰釣到了大的紅顏色的正方形的魚,趕快送來冰柜!(幼兒分析魚的三項特征,送到冰柜表格,教師引導幼兒檢驗)(同樣的方法:請幼兒個別或集體完整說說三種特征,根據三種特征送相應的魚到冰柜、檢驗操作結果)4、按三種整體特征釣魚小朋友,真聰明。再來一次釣魚比賽。這次得按老師的要求釣,每人釣一條,釣來后趕快送到冰柜。比一比,誰釣得又對又快!看一看,這次要釣一條什么樣的魚呢?(請幼兒看冰柜上的標記,說一說,個別或集體)明白就開始!(幼兒到小池塘釣魚,釣到后送到冰柜)我們看看,全釣對了嗎?(檢驗)(同樣方法,操作三次)5、幼兒出題,分男女比賽釣魚。小朋友釣魚的本領真厲害!現在請小朋友來出題,分男孩,女孩兩隊,比一比哪隊厲害,釣得又對又多又快!(A請一位幼兒從大小、顏色、形狀標記中各選出一個特征組成釣魚要求)(B男女對比賽,將魚貼到冰柜表格內,表格分為男女兩塊)(C檢驗結果,評出勝方發獎)6、小結小朋友釣魚的本領真棒!釣得開心嗎?我們下次再來釣,好嗎?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方案3活動目標:1、通過購買禮物這一活動,初步嘗試合理安排錢幣的方法。2、體驗購物的樂趣。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過程:1、談話導入:新年馬上就要到了,熊貓奶奶邀請我們去做客。2、銀行取錢,交代要求:領的錢要拼成四種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種圖形的顏色要不一樣、兩半圖形上的數字要合成103、購買禮物4、交流分享:你買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買這份禮物?一共用了多少錢?5、師總結: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不要超支。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方案4活動目標:1、學習將兩種實物有規律地交替排序,對應匹配,感知序列。2、正確感知5以內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3、能正確使用單位量詞“根”、“只”、“條”、“頭”。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活動準備:1、教具:大象5只、香蕉5根、小狗4只,骨頭4根,小貓3只,小魚3條,青蛙5只,荷花5朵,標記圖一張。2、學具:幼兒用書33、34頁。活動過程:1、集體活動(1)、依樣接放,交替排序。出示標記圖和4只交替排序的大象和小狗,引導幼兒觀察大象和小狗的排列規律,說說:圖上有什么?它們是怎樣排隊的?出示2只大象和2只小狗,引導幼兒幫它們排隊,請個別幼兒來操作,邊排邊說:一只大象排在小狗的后面,一只小狗排在大象的后面最后,從前往后說一說:它們是怎樣排隊的?(2)對應匹配食物。出示香蕉和骨頭圖片,讓幼兒看圖說說:這里有什么?誰來把它們送給大象和小狗,邊送邊說:,我送你一根什么,.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操作,學習正確運用量詞。2、操作活動。(1)、第一、二、三組。排序匹配活動。觀察標記圖上的動物,學習依樣接著擺放動物,再對應匹配食物,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2)、第四、五、六組。依樣排序。觀察標記圖上的圖片,請你依樣排列。觀察實物數量,畫出相應數量的短線或小圈,記錄實物數量。3、活動評價。4、展示幼兒活動材料,請幼兒說說他市怎樣排卡片的,體驗有規律的序列。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方案5活動目標1.感知餅干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2.自制夾心餅干,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1.事先告訴幼兒要制作餅干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干來園。2.果醬、煉乳、花生醬等容易按顏色辨認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活動過程1.觀察餅干。你們的餅干真多呀,它們一樣嗎?你的餅干像什么?(像太陽、像屋頂、像本小書等)請幼兒聞一聞餅干的氣味。教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干。餅干也有它的好朋友,它們臉貼著臉,中間夾上一層甜蜜蜜的醬料,最后輕輕地合攏,就成為“好朋友夾心餅干”了。2.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認識各種醬料,教師示范:用小勺舀出醬料均勻地涂在一塊餅干上,然后與另一塊餅干合攏。配合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開心!好朋友餅干做成了!”幼兒選擇喜歡的醬料進行制作。3.分享活動。將自制的“好朋友夾心餅干”和好朋友互贈品嘗。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活動建議1.餅干的外形是幼兒能直接感知的,他們在配對、比較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圖形的初步認識。與朋友互贈餅干體現了社會性要求。2.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供材料,甜面醬、花生醬、芝麻醬等較容易準備,有條件的可提供色彩豐富的色拉醬、果醬等,以增加幼兒的制作興趣。醬料不宜太稀,要宜于涂抹。3.如果幼兒人數較多,建議醬料分多盒盛裝,避免幼兒操作時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