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策劃方案五篇.doc
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策劃方案五篇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方案五篇,供大家參考!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方案1活動目標:1.能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根據物體的數量圈畫出相應的數字。2.在活動中能有序地一個接一個地數物體。3.能認真觀察和仔細傾聽教師和同伴們的發言。活動準備:1.教具:自制教學掛圖與數字做朋友。2.幼兒用書與數字做朋友人手一份,記號筆若干。活動過程: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以故事導入。教師:深林里真熱鬧,原來小動物們要比誰的本領大,看來了好多小動物呢!教師:有哪些小動物?他們是誰?都有什么本領?(教師引導幼兒要認真觀察每種小動物的特征,就能回答老師的問題了。)2.集體感知動物的數量。教師:每種小動物有幾只?教師:在數小動物時要按順序,一個接一個地數,這樣能數得準能數得對。小朋友要認真聽老師說的話。請個別幼兒做示范,按老師要求去數小動物,并請幼兒說說他是怎么數的。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按老師要求去做。教師:小朋友看到小動物旁邊的3個數字,看誰是他的好朋友,請你把他圈畫出來。4.展示作業,師幼點評。5.教師:小朋友真棒!我們一起來扮演小動物,看看誰的本領大吧!教師帶領幼兒比本領,活動結束。活動反思:對于中班幼兒的認數水平,知道數字很簡單,但是對于操作就有些難度的。還有就是在上課的時候各個環節之間的鏈接不是很流暢。經過這次的課,發現數學課,并不是那么簡單,而是要搜集很多資料,在自己的腦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儲,在引導幼兒的時候要把自己存儲的信息簡單化教給幼兒,這樣才能達到數學課的目標。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方案2活動目標:1.通過游戲進行6以內的數數,學習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分類。2.學習按卡片上的圓點數匹配相應數量的夾子。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樂意表達操作成果。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5.發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顒訙蕚洌簥A子若干(大小、顏色不同),大統計表一張,小統計表1張,音樂磁帶,錄音機,自制小紅花若干?;顒舆^程: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師: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什么?(這是什么?)今天,我們用夾子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二、幼兒第一遍玩夾夾子游戲,感知6以內的數量。1.幼兒聽音樂夾綠顏色的夾子,并進行數數。2.請幼兒統計夾子的數量,并在統計表的相應數量邊貼上標志。三、幼兒第二遍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進行數量的統計。1.幼兒聽音樂夾夾子,并進行數數。2.教師關注幼兒夾夾子的情況。你夾了幾個夾子?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數起來方便嗎?3.鼓勵幼兒按顏色進行分類。4.教師介紹統計表,請幼兒統計夾子的數量。四、游戲:摸摸樂,引導幼兒按照卡片內容并進行夾子匹配。1.出示摸箱,教師介紹游戲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關信息(圓點數量、顏色),請幼兒一一對應夾。2.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3.互相交流,驗證。4.請客人老師幫助檢查幼兒的統計情況,獲得小紅花。延伸活動: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投放夾子,進一步感知數量,進行顏色大小的分類統計。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方案3一、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二、活動準備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礦泉水瓶、小礦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2、事先設置好表演情境。三、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學習在同一平面上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設置表演情境。請兩個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問:他們倆究竟誰高,誰矮呢?這樣能比出高矮來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充分討論。教師小結:比較高矮時,倆人必須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這樣才能比較出誰高誰矮。幼兒示范正確的比高矮方法。2、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請一個比前面二個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來與他們比高矮,問:怎么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矮,一會兒又說這個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還是高呢?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說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3、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指導語:一天,幾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們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該怎么排隊,現在請小朋友都來幫它們排排隊,排好以后要說說你們是怎么給它們排的隊。4、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玩游戲比高矮: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選出每組的小朋友,再派出來比賽,選出全班的小朋友,頒發獎牌,并鼓勵小朋友,多吃飯菜、多運動,才長得高。四、活動延伸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并比較它們的高矮。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方案4活動目標:1、能從畫面中,對應出每個人釣魚的數量,并轉換成數字。2、讓幼兒練習多少關系的比較以及10以內的減法列式計算?;顒訙蕚洌?、圖畫紙、回紋針、磁鐵、竹筷子、蠟筆、毛線、海報紙、筆、大水盆。2、1-5數字卡三份,減法卡、等于卡。活動過程:引起興趣1、問幼兒有沒有看過釣魚?告訴幼兒我們要自己來做一些魚,這樣就可以準備進行釣魚比賽了。2、教師示范一次釣魚道具的制作:用圖畫紙畫魚,并用剪刀剪下來,再用回形針夾在魚的嘴巴上,一只魚就完成了,鼓勵幼兒制作不同種類的魚。接著,利用竹筷子、毛線、磁鐵制作釣竿:將毛線的一端綁上竹筷子,另一端綁磁鐵。如果擔心不牢,可用膠帶固定,不要纏太厚的膠帶即可。團體活動1、將幼兒制作的魚,全部放在一個在水盆里面,讓幼兒可以盡情地釣魚。但同時要告訴幼兒,現實生活中釣魚,不能釣太多,夠吃就好。2、教師限定時間,時間到后,請幼兒收竿,帶著釣到的魚,請教師幫忙把數量記錄在海報紙上。3、教師回收所有的釣魚道具,請幼兒集合,讓幼兒專心于學習數學活動。4、教師隨意舉兩個人為例,提問:這兩個人誰釣得多?誰釣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問幼兒怎么判斷多多少?少多少?5、引導幼兒以算式表達數學概念,教師用數字卡、減法卡、等于卡,進行示范。6、在黑板上,以圖卡排出表達式,并用口語表達,例如:強強釣了五條魚,珊珊釣了兩條魚,誰釣的比較多?多多少?幼兒可能會以手指頭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教師可加入表達式,讓幼兒學習抽象符號,并說明,強強比珊珊多釣了三只魚,五減二等于三:5-2=37、讓幼兒運用上述方式,任選兩位同伴釣魚的數量做比較。8、請幼兒將自己練習的成果與同伴分享。幼兒園數字活動設計方案5活動目標: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3.培養幼兒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教具、學具準備1.5的分成ppt。2.數字、點子、實物卡片。教學設計一、創設游戲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師: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復習4的分成),咔嚓、咔嚓,火車開到了草原上,看,他們是誰啊?一共有幾只小羊呢?小羊們在青青草原上玩累了,到這2個房子里休息,你們會怎么幫他們安排呢?二、用數字記錄5的分合。1、師生討論5的分成,老師記錄下來。小結5一共有幾種分法。師:5有幾種分法呢?對,5有4種分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下面我們來看分合號的兩邊,左邊的一部分和右邊的一部分,我們先來看左邊的一部分,你們發現它們有什么規律,(不會提示1234),是按什么順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就跟小朋友排隊,小個子在前面,大個子在后面一樣,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我們再看右邊是按什么順序,從大到小的順序,小朋友記住了5的分成一共有4種分法。2、鞏固5的分成。師:我們一起來看5的分成,如果我們橫過看的話,你們能發現什么?哪里是一樣的?5分成4和1,只要交換位置5分成1和4,雖然交換位置但是分成是一樣的。老師寫5分成2和3,請小朋友快速的回答我,還可以怎么分呢?5可以分成3和2。小朋友真棒,太聰明!三、游戲“找朋友”,復習5的分成。1、師:我們一起來玩個“找朋友”游戲,老師這里準備數字卡片、點子卡片、實物卡片,等會兒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卡片,貼在身上,去找你對應的好朋友,好朋友的卡片和你的卡片合起來要是5,知道了沒有?數字卡片的小朋友找數字卡片,點子卡片的小朋友找點子卡片,實物卡片的小朋友找實物卡片。找到好朋友一定要看一看,你跟好朋友的卡片合起來是不是5。2、找不一樣的好朋友,合起來是5。3、小朋友還想不想玩呢,我們到外面一起去玩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