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7《生命最寶貴》教案(孫老師獲獎作品).doc
生命最寶貴教學活動設計一、教學目標:1、通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了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二、教學重點: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三、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度思考我們生命的意義,使學生對 “生命”有更深的理解。四、教學準備:學生課前調查、學生采訪、邀請家長參加活動、學生自帶兒時玩具、衣物、視頻、制作課件等。五: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 動畫一粒種子問題:這個動畫你看到了什么? 它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感悟:生命,是大自然偉大的作品,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二)探索生命,感悟體驗1.生命的孕育:(1)科學探索:問題:我們的生命又是怎樣孕育開始的呢? (完成課前調查)(2)交流感悟:(媽媽談孕育寶寶時的感受)(板書:孕育 辛苦)【設計意圖:此課的重要教學資源是家長,通過家長的交流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取最鮮活的信息,并在親子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家長的不易。】(3)提升感悟:全家人都在期待小生命來臨的喜悅中,家人期盼你是一個怎樣的寶寶? 2.生命的誕生(1)心靈震撼:師:帶著這么多美好的期待,你們出生了!(板書:出生 喜悅) (播放嬰兒啼哭聲)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了采訪家人的活動 (小組匯報)。【設計意圖:生命的孕育這個環節側重通過交流、調查、體驗,幫助學生感受生命孕育的不易,從而感悟小生命的孕育寄托著家人無限的希望和祝福。】(2)分享故事3.生命的成長(1)小組交流:學生帶來的小時候的照片、曾經用過的衣物等,小組之間交流一下成長的過程中有趣的故事。(小組交流)(2)故事分享:(板書:成長 快樂)分享成長的故事。(不同時期:嬰兒,會爬,會走路,上學,現在的我)【設計意圖:生命的成長從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次開始,家人深刻的記憶中深藏著對孩子的愛與期望。】(3)提升感悟: 播放照片視頻,教師講述照片女孩的故事。【設計意圖:家人為什么會珍藏這些物品,在快樂分享的氛圍中,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家人對生命的愛。】4.生命的衰老播放視頻感悟生命的衰老(板書:衰老)師:看了這個廣告,你有什么感受?(同伴互相交流)延緩衰老,加強體育鍛煉,強健體魄5.生命的死亡(1)人的壽命有多長出示:人的壽命到底有多長: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人在65歲以前算是中年人,65歲至74歲算年輕的老年人,75歲至89歲才算是正式的老年人,90歲至120歲算高齡的老年人。按照生物學原理,人能活到100歲。(課件)(板書:死亡 必然)(2)獻出愛心,延續生命(欣賞圖片圖片義務獻血,眼角膜捐獻,志愿者骨髓捐獻等)(3)生命的思考聯系今天的交流、體驗、感悟,你們對于“生命”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板書:珍愛生命)(4)出示生命線,師講授生命長軸,讓學生深度思考我們生命的意義。【設計意圖:通過一節課的分享、體驗、感受,在此引導學生梳理自己的感悟,體會生命中承載著家人的愛與期待,引導學生用珍愛自己的生命來回報家人的愛和期待。】(四)課外延伸,知識拓展1教師總結: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2.布置作業:(1)課下五分鐘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辛苦,給媽媽寫一句感謝的話并為媽媽做一件事情。(2)挑戰游戲:護蛋行動板書設計:生命最寶貴感恩母親認識生命成長(快樂)出生(喜悅) 衰老(悄然)孕育(辛苦) 珍愛生命 心懷感恩 死亡(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