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孔老師獲獎作品).doc
教學內容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講授者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淝水之戰,了解鮮卑民族的發展演變,認識孝文帝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和改革促進了北朝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表現。過程與方法1、通過創設情境,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具體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現、分組對比回答、討論等方法,化難為易,從而輕易突破難點;2、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1、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融合的前提條件。2、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動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從而初步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歷史價值觀。教學重點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教學難點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和56個民族大合照圖片,在學生感受現代各民族大團結的盛況時,說:我們祖國五十六個民族親如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發展。那么在這五十六個民族中,有沒有我們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匈奴族、鮮卑族、羯族、氐族呢?他們都去哪兒了呢?帶著著個問題,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穿越時空隧道,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了解那時北方民族的碰撞與交融!【課堂進行時】(一)淝水之戰1、出示東晉前秦形勢圖,教師指出東晉與前秦的對峙局面。 2.多媒體播放淝水之戰視頻,并指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掌握知識點。3、指導學生回答問題,深化對淝水之戰的理解。4、課堂討論:為什么苻堅擁兵80多萬,卻不能統一江南?(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猜一猜:總是很自信的民族?-鮮卑族。2、多媒體展示嘎仙洞圖片,教師簡單介紹鮮卑族、北魏的歷史情況。教師提問:北魏統一了北方后又遇到什么問題了呢?導出孝文帝改革。3、課堂歷史情景劇:孝文帝遷都洛陽。4、論從史出:多媒體展示歷史材料,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掌握孝文帝改革漢化的措施。5、整合知識。(三)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1、提出問題:當時北方民族與中原地區漢族人在相互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2、多媒體展示民族融合的圖片,提升情感價值觀。3、多媒體展示敕勒歌,教師指出: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鮮卑語,后譯成漢語,廣為流傳。指導學生理解民族交融帶來的影響。【課堂小結】口訣總結: 前秦東晉淝水戰,苻堅輕敵損百萬,以少勝多東晉安,北方再度陷戰亂。 北魏統一北方后 ,孝文帝遷都洛陽, 說漢話和穿漢服, 改漢姓與聯漢姻 ,促進民族大交融 ,經濟恢復國力強。【課堂訓練】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求知欲。了解前秦與南方的東晉形成對峙的局面。了解記憶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全面地看問題的方法。閱讀教材,思考問題。結合材料及教師講解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表演藝術的能力;理解孝文帝遷都的阻力及孝文帝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從史料、圖片獲得歷史信息的能力,進一步了解“論從史出”的原則;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培養閱讀能力和歸納能力,了解民族融合的表現。歸納、梳理知識點。鞏固基礎知識,啟發思維,培養學習能力。板書設計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 關 鍵 詞: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人教部編版七上 歷史 19 北魏 政治 北方 民族 交融 教案 老師 獲獎作品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