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4《夏商周的更替》教案(馮老師獲獎作品).docx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教學設計教材內容:本課主要學習四塊內容: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商湯滅夏、武王伐紂和西周的分封制,彼此之間是以歷史事件的時間為序,反映了夏、商、西周三代的興衰和更替,是歷史的漸進發展過程,構成了本課的主線索。教學目標:1、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實,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和作用,初步理清歷史發展的線索。2、 閱讀史料研讀和相關史事內容,了解史實;識讀西周等級示意圖,認識分封制。3、 初步認識、理解朝代興衰和更替的規律,幫助學生認識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規律。教學重點: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教學難點:西周的分封制教學過程:一、導入:復習導入,首先用時間軸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第一單元基本線索,為本課打下基礎。2、 新授:在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梳理夏朝的建立,引導學生嘗試回答“為什么說夏不是部落聯盟而是國家了?”,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簡單理解“國家機器”概念,并強調明確夏朝建立的意義。強調夏朝的性質是“奴隸制”的。引導學生思考【材料研讀】中“天下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并對比“傳子”與“傳賢”的不同,由此展開討論“夏朝的建立是進步還是倒退?”用圖片資料展示“二里頭文化”的燦爛文物,感受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運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夏桀的殘暴。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進行自主學習,歸納“夏朝滅亡的時間?商朝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是誰?都城在哪”等基本問題,通過自由發言討論商朝的強盛起來的原因?利用商朝形勢圖,演示商朝遷都的情況。歸納商湯滅夏,商朝建立的史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結合封神演義,講述商紂的暴政,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自學武王伐紂的內容。對比商湯和夏桀、武王和商紂,小組討論思考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的原因。對比商、周的疆域圖,分析討論分封制實行的目的。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識周天子分封給諸侯的是什么?分封的對象是誰?幫助學生將諸侯的義務和權力梳理成表格。利用諸侯等級分布圖加深理解。簡單講述“國人暴動”、“平王東遷”的史實,幫學生桉時間梳理基本歷史線索。3、 小結:回顧本課內容,利用PPT展示時間軸,與學生共同完成。并用幾題選擇題進行鞏固。4、 板書設計: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1、 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公元前2070 世襲制2、 商湯滅夏成湯滅夏 公元前1600 盤庚遷殷3、 武王伐紂牧野之戰 公元前10464、 西周的分封制國人暴動 公元前841
- 關 鍵 詞:
- 夏商周的更替 人教部編版七上 歷史 夏商周 更替 教案 老師 獲獎作品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