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三單元 溶液單元評價檢測試題.doc
溶液(45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名稱中有“水”字的物質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質不屬于溶液的是()A.糖水B.食鹽水C.蒸餾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選C。糖水、食鹽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別是蔗糖、食鹽和氫氧化鈣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蒸餾水是純凈物,不屬于溶液。2.溶液這種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是因為()A.溶質是固體B.溶劑是水C.溶液是液體D.溶質被解離成分子或離子狀態(tài)【解析】選D。物質的溶解過程是溶質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到溶劑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穩(wěn)定的特性。故選D。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選C。本題考查溶液的定義。溶液是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懸濁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濁液。4.(雙選)下列關于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A.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在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要濃D.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解析】選C、D。不飽和溶液與稀溶液無關,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A錯誤;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無關,所以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B錯誤;在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要濃,C正確;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無關,所以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D正確。5.85克5%的食鹽溶液中,加入15克食鹽完全溶解后成為()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選A。85克5%的食鹽溶液中,加入15克食鹽后,形成溶液的質量為85 g+15 g=100 g,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為(85 g5%+15 g)/100 g100%=19.25%。6.將mg硫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fā)水分至有晶體析出,在此變化過程中溶液里溶質質量分數p%與時間t的關系正確的是()【解析】選C。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p%并不是從0開始的,A、D錯誤;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p%隨著時間的增加,其溶質質量分數會越來越大,而不是減小,B錯誤;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p%隨著時間的增加,其溶質質量分數會越來越大,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質質量分數達到最大且不再發(fā)生改變,C正確。7.要使已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下列方法中不正確的是()A.倒出少量溶液B.加入硝酸鉀C.蒸發(fā)部分水D.適當降溫【解析】選A。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的溶液與剩余的溶液都仍是不飽和溶液,A錯誤;加入硝酸鉀可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B正確;蒸發(fā)部分水可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C正確;在一定量水中硝酸鉀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降溫可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D正確。8.(2013淄博中考)溶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穩(wěn)定、無色透明的液體B.溶劑體積加溶質體積等于溶液的體積C.配制100 g 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裝瓶存放D.溶液中只能有一種溶質【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溶液的認知能力。解答本題需明確兩點:(1)溶液概念的理解;(2)了解溶液的相關性質。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無色,如硫酸銅溶液為藍色,A錯誤;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故溶劑體積加溶質體積大于溶液的體積,B錯誤;配制100 g 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裝瓶存放,C正確;溶液中可能有多種溶質,如海水屬于溶液,其中的溶質有氯化鈉、氯化鎂等,D錯誤。9.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驟見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A.B.C.D.【解析】選A。圖為把稱量的氯化鈉倒入燒杯;圖為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燒杯;圖則是攪拌溶解;圖為用藥匙取出固體氯化鈉準備進行稱量;圖為稱取氯化鈉的操作;則正確的操作順序為,故選A。10.(雙選)有40 g 5%的硝酸鉀溶液,若將其質量分數增大到10%,應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劑蒸發(fā)掉一半B.加入4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硝酸鉀溶液C.把溶劑蒸發(fā)掉20 gD.加入2 g硝酸鉀固體【解析】選B、C。要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可通過三種方式:加入溶質,蒸發(fā)溶劑,加入質量分數大于5%的KNO3溶液。加入溶質:設加入溶質的質量是x,則有:40 g5%+x40 g+x100%=10%,解得x=2.22 g蒸發(fā)溶劑:設蒸發(fā)掉的溶劑的質量為y時溶質質量分數會變?yōu)?0%,則有40 g5%40 g-y100%=10%,解得y=20 g由選項B,可用代入驗證法,看加入4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KNO3溶液,其質量分數是否增大到10%,則有40 g5%+4015%40 g+40 g100%=10%。綜上所述可知符合C;符合B;故選B、C。【方法平臺】(1)將等質量的溶液與水混合后得到的溶液質量分數將變?yōu)樵芤嘿|量分數的一半。(2)將等質量的同一物質不同濃度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原溶液質量分數和的一半。(3)將溶液蒸發(fā)至剩余溶液為原溶液質量的一半時,若無固體析出,則剩余溶液的質量分數為原溶液質量分數的二倍。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包括6小題,共31分)11.(6分)請你各舉一例,說明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是錯誤的。(1)溶液一定是無色的。實例:溶液不是無色的。(2)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都是溶液。實例:是液體,但不是溶液。(3)溶液的溶質一定是固體。實例:可作溶質,但不是固體。【解析】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我們接觸過的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高錳酸鉀溶液是紫紅色的,氯化亞鐵溶液是淺綠色的等;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均一、穩(wěn)定的純凈物不是溶液,例如水、無水酒精不屬于溶液;溶液的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例如:醫(yī)用酒精溶質為酒精,其為液體,鹽酸溶液溶質為氯化氫氣體,其為氣體。答案:(1)硫酸銅(或氯化亞鐵等)(2)水(或無水乙醇等)(3)酒精(或氯化氫氣體等)12.(5分)下表是某實驗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實驗序號試劑1試劑2混合前溫度/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溫度/35 mL水3.2 g碳酸鈉固體全部溶解2024.335 mL水2.5 g碳酸氫鈉固體全部溶解2018.5(1)從實驗、數據可知:碳酸鈉溶于水熱量,碳酸氫鈉溶于水熱量。(填寫“放出”或“吸收”)(2)判斷實驗中得到的溶液屬于飽和溶液的操作是,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得到的溶液中,質量分數較大的是(填序號“”或“”)。【解析】(1)碳酸鈉固體溶于水后溶液溫度升高,說明該變化放出熱量;碳酸氫鈉固體溶于水后溶液溫度降低,說明該變化吸收熱量;(2)判斷一定溫度下的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加入少量溶質固體,若能繼續(xù)溶解,表明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屬于飽和溶液;(3)實驗中,水量相同,中溶質較多,故實驗形成的溶液質量分數較大。答案:(1)放出吸收(2)向溶液中添加少量碳酸氫鈉固體碳酸氫鈉固體不溶解(3)13.(6分)現(xiàn)有100克10%的硝酸鉀溶液。(1)若加入10克水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2)若加入10克硝酸鉀,且全部溶解,則溶解后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若把原溶液蒸發(fā)掉20克水后,且無溶質析出,則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解析】100克10%的硝酸鉀溶液含硝酸鉀的質量為100 g10%=10 g。(1)若加入10克水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 g/(100 g+10 g)100%9.1%。(2)若加入10克硝酸鉀,且全部溶解,則溶解后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 g+10 g)/(100 g+10 g)100%18.2%。(3)若把原溶液蒸發(fā)掉20克水后,且無溶質析出,則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 g/(100 g-20 g)100%=12.5%。答案:(1)9.1%(2)18.2%(3)12.5%14.(5分)60時,將36 g硝酸鉀溶于204 g水中,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將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1)取第一份溶液,將溫度升至90,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取第二份溶液,將其質量分數變?yōu)樵瓉淼膬杀?需加入固體g;(3)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質的質量分數變?yōu)樵瓉淼囊话?需加水g。【解析】將36 g硝酸鉀溶解在204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36 g/(36 g+204 g)100%=15%;(1)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平均分成三份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溫度升高,溶質的溶解度變大,但溶液因沒有溶質可繼續(xù)溶解而溶液組成不變,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仍為15%;(2)平均分成三份后,其中每份溶液的質量=(36 g+204 g)1/3=80 g;使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大為原來的2倍,即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5%2=30%;設需要增加硝酸鉀的質量為x,80 g15%+x=(80 g+x)30%解得x17.1 g;(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即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5%1/2=7.5%;設需要加水的質量為x,80 g15%=(x+80 g)7.5%,解得x=80 g。答案:15%(1)15%(2)17.1(3)8015.(5分)實驗室用濃鹽酸(質量分數為37%,密度為1.19 gcm-3的液體)配制100 g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其操作步驟是:a.計算:需要量取濃鹽酸mL。b.量取:用規(guī)格為mL的量筒量取濃鹽酸倒入燒杯里。c.溶解:用量筒量取mL水倒入盛有濃鹽酸的燒杯里,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以使鹽酸和水。【解析】用溶質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配制100 g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操作步驟為a.計算:需量取濃鹽酸的體積=100 g10%(37%1.19 gcm-3)22.7 mL,所需水的質量=100 g-22.7 mL1.19 gcm-373 g,即73 mL;b.量取:選用規(guī)格為50 mL的量筒量取22.7 mL的濃鹽酸倒入燒杯中;c.溶解:用量筒量取73 mL水倒入盛有濃鹽酸的燒杯里,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以便混合均勻。答案:a.22.7b.50c.73混合均勻16.(4分)在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 mL水,然后分別加入12小粒碘或高錳酸鉀,振蕩,觀察現(xiàn)象;然后再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1 mL汽油,振蕩,靜置,觀察現(xiàn)象。記錄如表所示:溶劑溶質現(xiàn)象先加水碘底部仍有碘固體,液體呈淺黃色先加水高錳酸鉀底部無固體,溶液呈深紫色再加汽油碘分層,上層呈深紫色,下層近無色,底部無固體再加汽油高錳酸鉀分層,上層無色,下層呈深紫色,底部無固體請回答:(1)加入汽油后,投入碘的試管的上層液體名稱是;投入高錳酸鉀的試管的下層液體的名稱是。(2)從實驗現(xiàn)象可以歸納:碘的溶解性為,高錳酸鉀的溶解性為______________。(3)在科學研究中,若將大量水中溶解的少量碘“富集”起來,你認為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解析】水的密度比汽油大,且兩者互不溶解,因此汽油處于上層,水處于下層。從表中現(xiàn)象可知,碘微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所得溶液為碘的汽油溶液;高錳酸鉀易溶于水,而難溶于汽油,所得溶液為高錳酸鉀的水溶液。由于碘微溶于水,因此其水溶液很稀,可根據其易溶于汽油的性質,通過加少量汽油的方法,使其“富集”于汽油中。答案:(1)碘的汽油溶液高錳酸鉀水溶液(2)碘易溶于汽油,微溶于水高錳酸鉀易溶于水,難溶于汽油(3)向含少量碘的水中加入少量汽油,在密閉裝置中充分攪拌,振蕩,然后靜置,將底部液體放出,碘即“富集”在少量汽油中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7分)17.(10分)請你仔細觀察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按要求回答問題:(1)指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b;c;d;e。(2)請指出操作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可能導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向試管中豎直加入塊狀固體可導致試管破裂;滴管伸入試管中滴加液體,易使滴管下端接觸試管,受到污染;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底部應稍高于試管口部,可防止試管口部的冷卻水回流到試管底部將試管炸裂;量取液體讀數如果仰視,將導致讀數值比實際值小;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答案:(1)試管膠頭滴管鐵架臺量筒酒精燈(2)試管破裂滴管被污染試管炸裂讀數值小于實際體積試管中液體濺出18.(7分)今年我縣各學區(qū)都進行了部分學生化學實驗操作競賽,某學區(qū)競賽題目之一是“配制70 g 20%的氯化鈉溶液”。該實驗的部分操作如圖所示。(1)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是g,稱量時A出現(xiàn)了右盤低的現(xiàn)象,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___。左邊的平衡螺絲向左調右邊的平衡螺絲向右調右盤中減少砝碼左盤中增加食鹽(2)B中儀器a的名稱是。量取水時,如果按照圖B的方法讀數,會使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填“偏大”或“偏小”)。(3)C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中所貼標簽有不妥之處,請劃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寫出你認為適合的內容。【解析】(1)需要稱取的氯化鈉的質量為70 g20%=14 g;稱量時若右盤低,說明所取藥品不足,應向左盤中增加食鹽。(2)圖示為仰視讀數,導致的結果是量取的蒸餾水偏多,從而使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3)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食鹽溶解。(4)試劑瓶標簽上應標注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案:(1)14(2)量筒偏小(3)加速食鹽溶解(4)劃掉70 g20%四、計算題(12分)19.取一定量濃度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蒸發(fā)掉108克水后變?yōu)闈舛?0%的氫氧化鈉溶液30毫升。求:(1)原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有溶質多少克?(2)剩余溶液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保留一位小數)【解析】(1)設原NaOH溶液的質量為x,由題意,則5%x/(x-108 g)100%=20%,x=144 g,其中含有溶質的質量為144 g5%=7.2 g(2)30毫升=30 cm3,=m/V=(144 g-108 g)/30 cm3=1.2 gcm-3。答案:(1)原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是144 g,其中含有溶質7.2 g(2)剩余溶液的密度是1.2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