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5單元第7課時 確定起跑線 教案.doc
第7課時確定起跑線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第8081頁的內容。內容簡析確定起跑線是一節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活動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圓的概念和周長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的。教材設計這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性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計算、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 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學重點通過對跑道周長的計算,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教法與學法1.本課時在解決起跑線位置確定的問題時,著重引導學生在觀察發現分析比較計算驗證中層層推進學生思路,發散學生思維能力,掌握、理解知識。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觀察、討論、交流、總結等方法來學習,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品嘗成功的喜悅。承前啟后鏈教學過程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情景展示法:1.課件分別播放100 m比賽,突出顯示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然后播放400 m比賽,觀察運動員的起跑線位置。提問:對于運動員在起點所站的位置, 你有什么發現?生1:運動員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運動員的終點相同,而起點卻不一樣。師:為什么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內圈的跑道要長,為了比賽的公平性,所以外圈運動員的起跑線要向前移動。2.揭示課題。師:相鄰兩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運動員要向前移動多長距離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確定起跑線。(板書課題)學生交流:100 m跑運動員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400 m跑運動員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400 m跑的起跑線位置是怎樣安排的?外面跑道的運動員站在最前面,這樣公平嗎? 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運動場。【品析:以生活情景為載體,以問題引入凸顯現實生活中的矛盾信息,引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探究意識,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問題引入法:教師出示比賽跑道,六(1)班小軍和小明進行400 m比賽,在同一起跑線上,小軍在內道,小明在外道。比賽結束后,小軍獲得勝利。這時,小明的好朋友跑來,指出:比賽不公平,要求小明在前,小軍在后重新比賽。教師提問:他的想法對嗎?比賽真的不公平嗎?然后教師出示跑道,引導學生觀察:師:觀察跑道圖,每條跑道一圈的長度相等嗎?比賽的時候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怎樣才能做到公平?【品析:用問題引入,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突出與以往學習的不同,激活學生的探究意識。】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80頁,確定跑道結構。1.自學教材第80頁,完成下面三個小題。(1)跑道由()和()組成。(2)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剛好是一個()形的彎道。(3)每一圈跑道的長度可以看成()+()。【參考答案】(1)直道彎道(2)圓(3)直道2圓形彎道的周長2.自學并反饋。學生充分交流得出結論:跑道一圈的長度=2條直道的長度+一個圓的周長。內外跑道的長度不一樣,是因為圓的周長不一樣。分析比較,確定思路。(1)內外跑道的差異是怎么樣形成的?生:內外跑道的長度不一樣是因為每條跑道的直道都是一樣長的,而外圈跑道圍成的圓的周長比內圈跑道圍成的圓的周長長。(課件演示)(2)小組討論:怎樣找出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距?生:分別把每條跑道的長度算出來,然后再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距。生:因為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再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得出相鄰跑道的差距了。(課件演示)師:相鄰跑道的差也就是相鄰起跑線間的距離。計算驗證,解決問題。(1)出示教材第81頁主題圖,提問:從圖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生:每條跑道的直道長為85.96 m,跑道的寬為1.25 m,第一條跑道的彎道的直徑為72.6 m。師:看到1.25 m和72.6 m,你還能聯想到什么?生:第2條跑道的彎道直徑為75.1 m。生:相鄰兩條跑道的直徑差都是2.5 m。(2)讓學生完成教材第81頁的表格并進行校對。(用計算器計算)12345678直徑/m72.675.177.680.182.685.187.690.1周長/m228.08235.93243.79251.64259.50267.35275.20283.06全長/m400407.85415.71423.56431.42439.27447.12454.98注:取3.14159(得數保留兩位小數)師生先一起完成第一條跑道,學生再獨立完成第二條跑道并反饋,最后小組合作完成。提問:觀察相鄰兩條跑道的長度,你發現了什么?生:我發現相鄰兩條跑道的差不是7.85,就是7.86。師:那為什么會出現兩個差呢?確定的時候該選哪個數據呢?生發言后師小結:我們計算的時候取3.14159,計算的結果是一個近似數,會存在誤差,我們應該選取7.85 m。師:剛才我們在得出7.85的時候,做了大量的計算,如果圓周率直接用字母來表示,會怎么樣呢?生思考反饋。師板書:(72.6+1.252)-72.6 (75.1+1.252)-75.1=72.6-72.6+1.252 =75.1-75.1+1.252=1.252 =1.252=2.5 =2.5通過交流討論得出: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距離=跑道寬2。提問: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么關系最密切?(跑道的寬度)小結:同學們經過努力終于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其實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品析:學生通過計算比較,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全班反饋,得到確定起跑線位置的方法,然后在計算比較中優化算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發現、分析比較、計算驗證,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在學習了本節課后,學生不僅了解了田徑場以及圓環跑道的基本結構,而且學會了綜合運用圓的周長等知識來計算跑道的長度。在完成教材圖片信息的學習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質疑:400 m跑道的起跑線我們已經明確了,1500 m跑道怎么確定起跑線呢?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首先根據每條跑道的長度和兩條跑道間的間距,就可以計算出每條跑道間的長度差距,從而正確找出起跑線。【品析:通過反饋質疑,引領學生舉一反三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尤其是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在問題解決中,你有什么發現?如果我們學校要進行400 m比賽怎樣確定起跑線?你還有什么收獲?【品析: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增加學生的興趣。】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確定起跑線是一節綜合實踐課,它密切結合數學學科課內學習內容,從多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學時,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發現并解決問題,這樣教學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應用的意識,通過自主探索、計算推理、合作學習、交流辯論、互相啟發,把相鄰兩條跑道的長度差的計算方法從繁雜化到簡潔,最后得出規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我的反思:板書設計確定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