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5 誡子書 教案一.doc
15 誡子書精彩開篇詞在這浮躁的社會中,在面對著社會的起伏跌宕時,不少人不知所措,顯得多么無知;面對功名利祿,不少人昏昏然萌生出種種邪念。此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告訴我們,拋卻功利,拋卻浮躁,拋卻盲目,面對名聲、金錢,視之“于我如浮云”,寧靜安定,寵辱不驚,不要急于求成。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詞匯。2.理解文章內容。3.體會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4.賞析精彩妙語,積累名言警句。5.聆聽先哲教導,汲取精神養料。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丞相名垂汗簡青,書臺猶在誰復登”“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千古良相諸葛亮不但是陸游、文天祥筆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風亮節言傳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后人的諄諄教誨。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1.請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夫君子之行(f) 淫慢則不能勵精(yn)遂成枯落(su)2.作者簡介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隱居隆中,后來任蜀國丞相。死后被追謚為“忠武侯”,后世常尊稱其“武侯”“諸葛武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是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長,言簡意賅。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寄予了諸葛亮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一)整體感知1.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和節奏。【交流點撥】提示:(1)讀時要字正腔圓。“字正”就是字音準確,“腔圓”就是發音飽滿。(2)處理好停頓,控制節奏。(3)把握重讀和輕讀。(4)注意語速語調,做到聲韻和諧,抑揚頓挫。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教師強化解讀文意的方法,由學生討論交流解決文言字詞。【交流點撥】由“單”變“雙”(即將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語)。如:靜寧靜,儉勤儉,學學習。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其他章節的意思,將不懂之處圈出來。(二)疏通文意1.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1)夫君子之行(品德高尚的人)(2)非淡泊無以明志(內心恬淡,不熱衷名利)(使志向堅定、明確)(3)非寧靜無以致遠(實現遠大目標)(4)淫慢則不能勵精(放縱怠忽)(振奮精神)(5)險躁則不能治性(性情輕薄浮躁)(修養性情)(6)年與時馳(逝去)(7)意與日去(日子,歲月)(8)遂成枯落(于是,就)(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9)多不接世(接觸社會,有“用世”的意思)(10)悲守窮廬(窮困潦倒之人所住的陋室)2.詞類活用非學無以廣才(形容詞作動詞,增長)3.古今異義(1)靜以修身(古義:修養身心;今義:衣服顯示出穿著人的線條)(2)夫君子之行(古義:操守,品行;今義:行走)(3)意與日去(古義:日子,歲月;今義:太陽)4.重點句子的翻譯。(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交流點撥】有道德修養的人,摒除雜念干擾提高自己的修養,勤儉節約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交流點撥】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交流點撥】放縱怠忽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三)深層探究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交流點撥】告誡兒子要注意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2.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交流點撥】淡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四)誦讀積累學生再次放聲朗讀課文,圈畫自己喜歡的句子,并結合自己的體驗送給大家一句你最喜歡的話。【交流點撥】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陶淵明);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白居易);心閑天地本來寬(陸游);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志當存高遠(諸葛亮);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傅玄);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的時間踟躕接近,現在的時間似矢飛去,過去的時間永遠靜止(席勒)。四、板書設計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治學 誡子書 修身 惜時 五、拓展延伸中國人歷來崇尚、重視家教,除了諸葛亮的誡子書,還有曾國藩家書毛澤東家書傅雷家書,都體現了家教的魅力,希望大家找到有關的書籍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