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9 皇帝的新裝 教案一.doc
第六單元 19 皇帝的新裝精彩開篇詞同學們,你們一定讀過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話故事吧,這些優美的故事裝點著我們幸福的童年記憶。那今天,就請19世紀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給我們講講皇帝的新裝吧。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童話的特點;理清童話的情節。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話想象和夸張的藝術特點。3.認識封建統治者的愚蠢和虛偽。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新課導入我們看電影、電視中的皇帝舉行游行大典,哪一個不是龍袍加身、皇威顯赫的?(老師語調較低)但大家聽說過有赤身裸體、招搖過市的皇帝嗎?(此時老師提高語調)就有這樣的事!“太可笑了”“不可思議”“駭人聽聞”(等學生到詞窮言盡之時,教師再大聲地一字一句地)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中就有這樣的一位皇帝,你們想不想看?這篇文章就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j) 陛下(b) 頭銜(xin)駭人聽聞(hi) 欽差大臣(qn) 隨聲附和(h)御聘(y pn) 勛章(xn) 稱職(chn)2.解釋下面的詞語。不惜:本課指不覺得可惜,舍得。炫耀:本課指夸耀。稱職:能夠勝任所擔當的職務。稱,適合。愚蠢:頭腦遲鈍、不靈活。不可救藥:比喻人或事物已壞到無法挽救。救藥,用藥救活。妥當:穩妥適當。華麗:美麗而有光彩。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駭,驚嚇。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毫無主見、一味盲從。附和,跟著別人說。勛章:一種較高等級的榮譽證章。3.文體知識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被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們人格化。4.作者簡介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漢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向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童話有丑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一)整體感知聽課文錄音,注意邊聽邊想象,看能否在腦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并思考下列問題。1.課文寫了哪些人物?誰是中心人物?【交流點撥】人物:皇帝、騙子、老大臣、官員、侍從、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2.文章以什么為線索?寫了哪幾個情節?【交流點撥】以新裝為線索;愛新裝織新裝看新裝穿新裝揭新裝3.接龍復述課文。【交流點撥】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課文是怎么寫皇帝愛新裝的?(2)兩個騙子怎樣設的圈套?(3)皇帝先后派了誠實的老大臣和官員去看織布,面對新裝,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動?他回去是如何向皇帝匯報的?官員有何心理活動?他又是如何匯報的?(4)皇帝面對新裝,想了什么?說了什么?(5)為新裝舉行的大典上,老百姓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說的?(6)最后誰說出了真話?(7)結果如何?(二)深層探究分角色朗讀,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誠實的官員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仔細思考下列問題。1.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的語句是哪一句?為什么騙術能步步行通?【交流點撥】(1)“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句話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2)騙子胡說那件衣服具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無能而又想辨別出官員是否稱職、是聰明還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們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諛奉承的心理,因而騙術步步行通。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從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說自己根本看不見它,這是為什么?【交流點撥】因為騙子說“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大臣們怕人說自己不稱職,老百姓怕人說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說不稱職,又怕被人說愚蠢,所以都不敢說真話了。3.后來,一個小孩子最先說出了真話,緊接著老百姓也都說真話了,而皇帝和他的內臣們仍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作者這樣寫,你是怎樣理解的?【交流點撥】“仍然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現的虛偽的繼續和深化。如果讓“戲”就此收場,則害怕國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夠格做皇帝;繼續“演”下去,則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這充分暴露了皇帝內心的怯弱虛偽。4.為什么老百姓剛開始不敢說真話,后來卻又敢說真話了?【交流點撥】老百姓開始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麗!”好像他們都看見了皇帝穿著的“新衣”。大人們說的都是假話。一個小孩子最后叫了出來:“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呀!”說的是實話。老百姓們私下里低聲地把這孩子的話傳播開來,最后都說“他實在沒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說了實話。老百姓膽小怕事,他們怕觸犯皇帝,又怕受人譏笑,因而不敢講真話。但老百姓的顧慮遠不像官員那么嚴重,比大臣們要少點私心。沒有官可丟,沒有職可罷,因而能把真話傳播開來。5.這場騙局為什么是由一個小孩子來說出真相的?【交流點撥】在這樣一個謊言充塞、欺騙成風的世界里,作者讓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聲音”,講出了誰也不敢說出的真相,使得“新裝”頓時失去神奇的作用。說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膽、率真,從一個側面反襯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虛偽。這一筆,增強了童話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現實意義。(三)主旨探究這篇童話諷刺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交流點撥】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四、板書設計服裝費用:不惜傾其所有愛新裝(引子) 心思興趣:最愛炫耀新衣換衣次數:每一天每一點鐘織新裝(開端) 色彩和圖案:分外美觀皇帝的新裝布的特征:神奇怪異昏庸愚蠢虛偽心理:都怕別人知道自己看不見看新裝(發展) 神態:裝模作樣地看了又看言行:點頭贊美“真是美極了”穿新裝(高潮) 動作:扭了又扭心理:讓別人覺得確有新衣揭穿者:小孩揭穿揭新裝(結局) 原因:天真單純揭穿方式:私下傳開皇帝表現:發抖又擺傲姿五、拓展延伸如果你是皇帝的新裝里的小孩,你會怎樣?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么?你是怎么做的?說給大家聽聽。【交流】學生暢所欲言。【小結】說真話需要勇氣,現實生活中,同學們要保持純真的童心,不虛偽,不說假話,敢說實話,敢說真話,讓我們的社會保持純凈。第二課時一、新課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皇帝的新裝的故事情節,文章以新裝為線索,寫了愛新裝織新裝看新裝穿新裝揭新裝幾個情節。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文本,走進童話中的人物和語言。二、自學指導合作與探究(一)人物賞析1.請用下面一句話說說文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皇帝:我認為皇帝是一個 的人,因為 。示例:我認為皇帝是一個愚蠢的人,因為課文中那兩個自稱是織工的騙子,根本沒織衣服,也沒給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樣子而已。而皇帝為了炫耀自己,還穿著這件實際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參加隆重的游行大典。這一切,作為常人都能分辨出來,他卻上當受騙,所以我認為他是個愚蠢的皇帝?!窘涣鼽c撥】生甲:我認為皇帝是一個愛美的人,因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慮的總是如何換穿新衣服。生乙:我認為皇帝是一個虛偽自欺欺人的人,因為他明明看不見這衣服,卻裝模作樣地看衣料,穿新裝。生丙:我認為皇帝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人,因為他身為皇帝,不去管理國家大事,不去關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見他是個昏君。他聽信騙子的謊話,他還聽信內臣們的話,赤身裸體去游行,都說明他一點兒頭腦都沒有。他是個十分昏庸的皇帝?!拘〗Y】本文塑造了一個昏庸無能、愚蠢至極、愛慕虛榮、自欺欺人的皇帝。2.大臣、騙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樣的人?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交流點撥】(1)大臣虛偽、愚昧、阿諛奉承。騙子狡猾、善鉆空子、行騙有術。百姓膽小怕事、人云亦云。孩子天真無邪、敢說真話。(2)最喜歡小孩。3.你如何評價這兩個騙子?【交流點撥】(1)騙子針對皇帝的貪圖享樂、不理朝政,設下騙局,其出發點是好的,希望皇帝改過自新,治理好國家。(2)騙子騙皇帝,以騙對騙,只不過是以毒攻毒罷了。(3)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沒有寫騙子落入法網,實在耐人尋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讀者敞開一扇感情之門他并不痛恨那兩個騙子。(4)兩個騙子也代表了社會上靠行騙為生的一種社會病態,所以作者把騙局當作一面鏡子,當作一把解剖刀,剖析這種病態的社會人生。(5)騙子不值得肯定,純粹是為了撈取個人錢財。(二)語言品析安徒生童話中的語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細流,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靈,那下面就讓我們帶著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這份美味佳肴。請仔細品味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1.許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歡好看的新衣服。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顯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交流點撥】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詞語把皇帝愛穿新衣的癖好夸張到極點。突出他的昏庸無能、荒唐可笑和愛慕虛榮。2.“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這可是我所遇見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二分地滿意!”【交流點撥】作者運用了心理描寫,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不同,一句“駭人聽聞”,一句“最可怕的事情”,兩個“難道”的反問,都是皇帝心里所想,這里突出了皇帝極端恐懼的心理。他雖然什么也沒看見,嘴上卻極力贊美,而且還用了“極”“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飾語。這表現了皇帝的虛偽和愚蠢。3.皇上在鏡子面前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肢。【交流點撥】一“轉”一“扭”寫出皇上做作的丑態。也表現了皇帝的自欺欺人。4.“上帝,這衣服多么合身?。〔玫枚嗝春每窗。 贝蠹叶颊f,“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這真是一套貴重的衣服?!薄窘涣鼽c撥】四個“多么”寫出了眾人的虛偽。5.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交流點撥】采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既說明皇帝喜歡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寫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窮奢極欲,又為后文行騙作了鋪墊。(三)寫法探究本文想象豐富而且奇特,夸張大膽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現實生活中發生、存在的,為什么卻又能夠令人信服?【交流點撥】本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雖然不是現實生活中發生、存在的,卻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提煉概括、集中創造出來的。歷史上窮奢極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駭人聽聞的事情,是屢見不鮮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諛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童話家安徒生在這樣的社會現實的基礎上,馳騁豐富而大膽的想象,敘述出這樣的故事情節,刻畫出這樣的人物形象。騙子手段高明,善于設騙;皇帝貪婪虛榮,甘心受騙;官員阿諛奉承,樂于互騙,形成了這篇童話巧妙的布局。既有現實生活的充分依據,又表達了對這樣的皇帝和大臣的強烈憎惡之情。文中描寫皇帝、大臣甘愿受騙、并且騙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聽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體游行的真相以后,還硬撐著把那丑劇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點的邏輯發展,因而能夠讓讀者信服。三、板書設計皇帝的新裝皇帝:愚蠢、昏庸、虛偽、無能人物形象 大臣、百姓:虛偽、自私、阿諛奉承小孩:誠實、天真、無私、無畏主旨: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四、拓展延伸你也用夸張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宮以后會發生什么事”,續寫皇帝的新裝吧!【交流】示例:那個光著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惱羞成怒,當場宣布:“誰再說壞話,立即處決!”結果四五十人被就地處死。從此,皇帝再不穿別的衣服。有一次,他的愛妃陪他喝酒,無意間講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臟了!”就被打入了冷宮。另一次,一位大臣辭職后說:“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殺。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為經過的街道多,說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殺了一千多個老百姓。有一個慈心的老大臣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想了一個辦法,他對皇帝說:“您向來喜歡新衣服,還是另做一套新的換上吧!”可是皇帝硬說這套神奇的衣服永遠不會舊,還把他關進了監獄。人們請求皇帝給予“言論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絕。以后大家都對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態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聲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來殺掉,結果激起了人們的反抗,大家一起擁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聲喊:“撕掉你空虛的衣裳!”最后,連士兵也站在人民一邊。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塊大石頭砸在頭頂上,身體一軟就癱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