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第3課 遠古的傳說.pptx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第3課遠古的傳說,知識點一炎黃聯盟,1. 神話傳說 (1)神話:“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 (2)傳說:炎帝、黃帝等是遠古最為著名的傳說人物。 2. 部落聯盟: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部落之間展開攻伐,又不斷合并,進而結成部落聯盟,并推出部落聯盟首領。,3. 著名戰爭 (1)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炎帝,炎黃兩大部落結成聯盟。 (2)涿鹿之戰: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 【誤區1】炎帝部落聯合黃帝部落在阪泉之戰中大敗蚩尤部落,從此,兩個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 【警示】阪泉之戰后,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之后在涿鹿一戰中打敗蚩尤部落。,4. 歷史影響:炎黃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內外的華人也以“炎黃子孫”自稱。,【知識歸納】華夏族的形成,知識點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1. 炎帝的發明: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 【學思之窗】農業是炎帝發明的嗎 我國的農業在距今約10 000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以后逐漸發展。以河姆渡、半坡為代表的地域已經出現了原始農耕。而炎帝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傳說中的著名人物,他晚于農業的出現。所以,農業不是炎帝發明的。,2. 黃帝的發明,【誤區2】相傳黃帝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神農氏”。 【警示】相傳炎帝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神農氏”。,3. 意義: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甘肅、浙江等地發掘出距今8 0006 000年的獨木舟、骨笛、蠶繭和絲織品等。這些發現反映出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知識點三堯舜禹的禪讓,1. 背景:相傳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族。為了增強實力,三個部族結成聯盟。 2. 禪讓制:原始社會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的制度。,【重要提示】禪讓制是一種民主推薦制度,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禪讓制時期是“公天下”,即以天下為公,實行的是公有制,即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差別。,3. 堯舜禹的成就 (1)堯:鼓勵人們開墾農田,發展歷法,適時耕種。年老時,征求各部族首領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穩定局勢,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年老時讓位于禹。 (3)禹:治水期間,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于消除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眾愛戴,被尊稱為“大禹”。,【知識歸納】中國遠古傳說時代的英雄人物與成就,續表,【知識結構圖解】,“材料研讀”(教材第15頁) 提示:華夏民族的形成,是眾多部落交融的結果。眾多部落在接觸、交融的過程中,逐漸去小異存大同,最終形成了華夏族。 “問題思考”(教材第16頁) 提示:這些發明創造主要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中衣、食、住、行、醫等方面的變化。炎帝和黃帝的發明,雖說都是古人的傳說,有些內容,還近乎神話,但無一不有社會發展的相似事實作為根據,近年來大量的考古材料,證實了我國古代傳說并非子虛烏有。,“問題思考”(教材第17頁) 提示:禹領導人民治水,與民眾同甘共苦,三過家門而不入,具有創新精神,具有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課后活動”(教材第18頁) 1. 提示:(1)兩者之間既有聯系:遠古傳說中有某些比較可靠的歷史資料,是真實的歷史, 并已被考古發掘所證實。 (2)兩者之間又有區別:遠古傳說是在文字發明以前人們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是一種對上古時代歷史的夸張;歷史事實則是完全真實存在的客觀事實。,2. 提示: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的陵園,它位于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是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人文初祖。他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并發明了弓箭。他的妻子嫘祖能養蠶,其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樂官伶倫制作了音律。我國后來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與黃帝的赫赫功勛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