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4《露和霜》教案.doc
14.露和霜【教學內容】 本課承接第一課云和霧的認識與探究,介紹了另外兩種天氣現象露和霜。將這兩種天氣現象放在一起也是因為其形成條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氣受冷凝結并附著在草木或其他物體上,只是一個呈現液態,是小水滴,一個呈現固態,是小冰晶。教學內容包括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觀察比較露和霜的不同,整體感知它們在形態及形成條件上的差異,這屬于經驗層面的認知。第二個活動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擬露和霜的形成過程,兩個實驗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種對比,兩者的形成條件差異主要是溫度不同。這是本課動手實踐的主體活動,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分析能力。第三個活動是閱讀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霜降。這兩個節氣正好與所學的內容緊密相關,意在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更多與節氣相關的天氣現象,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目標】 比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與霜也是常見的天氣現象。通過做模擬露和霜的實驗,解釋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閱讀相關資料,了解二十四節氣中與天氣現象相關的節氣。【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做露和霜的模擬實驗,解釋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難點做造霜的實驗。【教學準備】 鐵罐、濕毛巾、電子溫度計、碎冰、鹽、冷水。【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上一課,我們了解了云和霧這兩種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知道了云和霧是如何形成的,明白了云和霧都是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的眾多小水滴或小冰晶,他們漂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霧。 2.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水在自然界中的另外兩種存在形式。3.板書課題:14.露和霜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觀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 1.教師引導:你們看到過露和霜嗎?什么時候看到過?他們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露和霜的時間和樣子。 2.露和霜究竟有什么不一樣呢?下面我們通過觀察得出結論。 3.出示課本40頁上面4幅插圖,學生觀察這4幅插圖,分別了解露和霜的樣子,體會他們的不同之處。預設: 露是液體,是小水滴形態,霜是固體,是小冰晶形態。露是無色的,霜一般為白色。形成霜時的天氣比形成露的天氣冷。 4.過渡:露和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們來制造露和霜。 活動二:人造露和霜造露活動 1.出示課本40頁下面造露的圖片,學生觀察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初步了解造露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 2.所需材料:杯子、碎冰塊、濕毛巾、冷水、溫度計等。3.制造方法: 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墊一塊濕毛巾。將冷水倒入碎冰中,測量冰水的溫度。觀察杯子的外壁。 4.學生分小組活動,根據制造露的步驟,再進行造露活動,仔細觀察造露過程中的現象。全班交流 5.指生說一說,將冷水倒進碎冰塊中,冰水的溫度是多少?預設:0。 6.在實驗過程中杯子的外壁有什么現象? 預設:杯子的外壁有一顆顆的小水珠。小水珠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然后沿著杯壁流下去。 7.為什么在造露的過程中,杯子的外壁會形成無數的小水珠呢? 預設:因為冷水中的碎冰塊需要融化,冰塊在融化的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熱。當杯子附近的水蒸氣遇冷時就會在杯壁上凝結成小水滴。8.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露是怎樣形成的呢?預設: 傍晚或夜間,地面或地表物體輻射冷卻,使貼近地表的空氣層隨之降溫。當地面或地物表面溫度降到露點(0C以上),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就會有水汽凝結,出現微小的水滴,稱為露。造霜活動 1.出示課本41頁造霜的圖片,學生觀察這張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初步了解制造霜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 2.所需材料:杯子、碎冰塊、冷水、濕毛巾、食用鹽、溫度計等等。 3.制造方法: 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墊一塊濕毛巾。在冰水中加鹽,測量冰水的溫度。觀察杯子的外壁。 4.活動要求:仔細觀察杯子的外壁情況,想一想在加入食用鹽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 5.學生分小組進行制造霜的活動,并仔細觀察杯子的外壁情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情況,并加以適當的指導。全班交流 6.指生說一說,在加入食用鹽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預設: 加入食用鹽之前,杯子外壁凝結有許多的小水珠。 加入食用鹽之后,杯子外面凝結的小水珠變成了白色的霜花。7.杯子中的溫度有什么變化嗎? 加入食用鹽之前,杯子中的溫度一直處于0。 加鹽后,杯內的溫度急劇下降,明顯要比加鹽前低,加鹽后杯子外面形成了霜花,而不是液態的小水珠。 8.如果我們將杯子中的冰水倒掉,過一會兒杯子外壁又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學生動手倒掉杯子中的冰水,仔細觀察杯子外壁會出現什么現象?杯子外壁的白色小冰晶會有變化嗎? 預設:當我們將杯子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溫度回升,過一會兒就會發現杯子外壁的霜花慢慢融化成小水珠。 9.誰能根據這個實驗說一說霜是如何形成的嗎? 預設:當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冰晶,這就是霜。 活動三:認識和比較露和霜 1.教師引導:剛剛我們通過活動,制造了露和霜,了解了露和霜是怎樣形成的。2.出示課本41頁中間的一段文字,學生認真閱讀這段文字,進一步了解露和霜是怎樣形成的?他們有什么不同之處?預設: 在天氣晴朗的夜晚,當溫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會在草木或其他物體上凝結成小水滴,這就是露。 當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冰晶,這就是霜。 3.露和霜的區別: 形成條件不同。露水的形成是溫度降低到露點以下就可以,而霜的形成是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0以下。 形狀不同。露水是小水滴,霜是冰晶。活動四: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霜降 1.教師引導:二十四節氣是我國上古時期農耕文明的產物,他是上古時期的勞動人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識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在二十四節氣中,還有有關露和霜的節氣,這兩個節氣分別是白露、霜降。2.出示課本41頁“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霜降”的文字資料,學生認真閱讀這段資料,初步了解白露、霜降的有關知識。 3.出示二十四節氣歌,學生朗讀二十四節氣歌,了解更多的有關二十四節氣的知識。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露和霜,了解了露和霜的不同之處,通過制造露和造霜活動了解了露和霜的形成。課后,同學們可以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有關露和霜的知識。【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