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四年級上冊書法練習指導6《橫折鉤》教案(趙老師獲獎作品).docx
橫折鉤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教材來源:湖南美術出版社書法練習指導(實驗)第六課 課 題: 橫折鉤 課 時:40分鐘授課對象:四年級 一、目標確定的依據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小學3-6年級每周安排一課時用于毛筆學習,4年級學生要學習用毛筆臨摹楷書字帖。顏真卿顏勤禮碑是我區小學階段統一的臨習方向。掌握毛筆的執筆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學習用毛筆臨摹字帖,掌握臨摹的基本方法。學會楷書的基本筆畫的寫法,初步掌握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方法,注意用習字格把握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2、教材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橫折鉤”屬于復合筆畫,教材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筆畫與相關字形的練習與賞析。教材首先通過“觀察與模仿”,引導學生完成對“橫折鉤”的形象特征及書寫要領的把握,通過對范字的欣賞與練習,使學生認識“橫折鉤”在兩個不同字形中的書寫特點以及它與文字結構的整體關系。另外,本課還在學習顏體楷書的基礎之上,觀察并分析歐體、柳體以及趙體楷書如何書寫“橫折鉤”,加深學生對筆畫形象特征的理解以及對書法筆畫的動勢的理解。3、學情分析藝術小學四年級學生,對漢字的造型和結構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硬筆楷書基礎和文學素養,能夠理解顏體字的獨特風格和字的韻味特點,對進一步了解書法藝術有一定的渴望和追求。濃厚的藝術氛圍也對學生有很大的積極影響。隨著學校的藝術活動的穩定的開展,家長給與充分支持,也加大了學生學習書法藝術的動力。二 、教學目標 1、理解橫折與鉤的組成,了解這種筆畫大多出現在“包圍”結構的字中,初步體會在不同字中,橫與豎鉤的長短變化。 2、嘗試練習“而”字,“門”字,學會寫 “橫折鉤” ,掌握橫折鉤的正確書寫方法。3、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感受不同書體的造型特點,體會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 三、評價任務1、對“橫折鉤”這復合筆畫特點的把握,能發現并說出其在不同字形中的筆畫變化 檢測目標一的達成。 2、通過臨習,能掌握并書寫出正確的字形。檢測目標二的達成。 3、借助教師示范和其它媒材及學生實踐,能體驗書寫的樂趣并簡單談一談書寫和欣賞過程中的自我感受。檢測目標三的達成。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復習:書寫姿勢導入新課(2分鐘)1、 復習正確的寫字姿勢 2.學生唱寫字歌:身體坐正,腳平放,注意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桌面一尺,胸離桌邊一拳。學生握筆和書寫姿勢是否正確環節二分析認識橫折鉤(5分鐘)活動一:橫折鉤是什么筆畫組成的。(2分鐘)出示圖片 各小組分析橫折鉤這一基本筆畫的特點,并進行匯報。活動二:對比第二課“橫鉤”和“橫折鉤”在筆畫組成上的不同之處。橫鉤是由橫和下帶點的組合,與橫折鉤第二筆有所區別。(3分鐘)3.分析橫折鉤的筆畫特征(完成目標一)1.辨別橫折鉤的筆畫特征。2.能說出橫折鉤是由橫和豎鉤組成或橫折和鉤組成。3、能發現橫折鉤和橫鉤在筆畫構成上有什么不同,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評價任務一)環節三筆畫小練手(8分鐘)活動一(8分鐘)1、 觀看視頻或教師示范,了解橫折鉤的寫法。逆鋒起筆寫橫,朝上逆鋒另起筆,朝下力行,提筆聚鋒,向左上出鉤。2、 學生練習,教師及時評價。3、 學生找出含有“橫折鉤”的字,說一說這些橫折鉤有什么不同之處。4、 教師小結橫折鉤的橫與豎在長短、角度上有不同的組合變化。橫短豎長時,豎畫直挺;有長撇穿越橫時,橫短而豎斜長,橫長而豎短時,呈扁狀,豎畫斜而粗壯。(完成目標一)1、能觀察筆畫的運行軌跡及書寫時的用筆變化。2、初步體驗并嘗試橫折鉤的書寫,能抓住筆畫的基本特征進行書寫。3.回顧技法加深印象(評價任務一)環節四范字賞析與練習(20分鐘)1、教師示范“而”字“而”字字形寬,橫畫平行,邊豎內斜,中間兩豎正直,長短、收筆不同。橫折鉤橫輕豎重,對比強烈。2、 學生練習,教師及時指導評價。3、 教師示范“門”字“門”字字形長方,上緊密下疏空,左窄右寬。左右橫畫對應,間距均勻。左邊豎輕短,橫折鉤輕、豎重長。4、 學生練習。教師及時指導評價。(完成目標二)1、 能掌握并書寫出正確的字形。2、 能觀察并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同學的優點。(評價任務二)環節五總結升華(5分鐘)1、 學生作品展示與評價。(自評和互評的形式)2、 對比“門”字橫折鉤在歐體、柳體、趙體中的不同形態,學生說一說,教師總結。(完成目標三)1、對于自己書寫的“而”字和“門”字在米字格里的占位能跟教師示范進行對比并簡單分析。2、能感受橫折鉤在不同字體以及延伸到不同書體里的字形變化,談一談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評價目標三
- 關 鍵 詞:
- 橫折鉤 湘美版 四年級 上冊 書法 練習 指導 教案 老師 獲獎作品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