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版四年級下冊書法《第9課 立刀旁與力字旁》教學設計.doc
西泠印社四年級下冊書法 執教者: 時間: 第九課 立刀旁與力字旁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立刀旁與力字旁的書寫要領,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律。2.能寫好“則、利、功、勃”四字,要求寫得正確、端正、結構比例適當。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體驗帶有立刀旁與力字旁的漢字的結構美感。教學分析教材編寫分析1.立刀旁與力字旁是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板塊包括了“要領圖解、我來動筆、練一練、比一比、臨習指導、知識鏈接”六部分,要求學生學會立刀旁與力字旁的寫法和寫好相關的字。2.重點難點分析重點:掌握立刀旁與力字旁的書寫要領。難點:觀察、領悟有立刀旁與力字旁的字的結構特點和規律。教具準備筆、墨、紙、硯、墊氈、多媒體、視頻展臺等。教學流程1、 導入新課1. 整體感知:教師出示“則、列、功、動”四字,請學生說一說這四個字是什么結構,它們的偏旁是什么。2.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出示本課課題:立刀旁與力字旁。2、 學習新知1. 立刀旁與力字旁的寫法。(1) 找一找規律:立刀旁與力字旁的書寫規律。展示“立刀旁與力字旁”,找一找特點。(2) 看一看:教師示范立刀旁與力字旁的書寫,邊寫邊講解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立刀旁先寫豎,再寫豎鉤,豎較短,居豎鉤左上部。力字旁先寫橫折鉤,再寫撇,撇較長,兩個筆畫都是露鋒收筆。(3) 寫一寫:學生試寫立刀旁與力字旁,教師巡視指導,選擇書寫較好的作業,或學生自薦。(4) 評一評:對學生書寫的立刀旁與力字旁進行點評。(5) 請學生用鉛筆或鋼筆單鉤書上“我來動筆”板塊中幾個字的偏旁。2. 自主練習(1) 請同學們再來觀察“則、功”二字,說說書寫這二字要注意什么。(2) 教師示范書寫“則、功”兩個字,邊寫邊講解這兩個字的書寫要點。“則”字左右基本等寬。左部“貝”橫細豎粗,八字底上合下開。右部立刀旁豎短而細,豎鉤粗壯直挺。“功”字左窄右寬,左低右高。左部“工”橫畫較短,短豎起筆靠左,提畫短促輕細。右部力字旁橫折鉤從橫畫下部起筆,橫細折鉤粗,撇畫藏起尖收,向左伸展。(3) 學生書寫兩個范字,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檢查學生立刀旁與力字旁書寫是否到位,左右比例是否適當。三、拓展延伸1. 拓展訓練。出示“比一比”中四個例字,請學生觀察并比較不同書法家書寫立刀旁的特點。教師提示:同一個偏旁,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處理好了,同樣有很好的藝術效果。2. 通過“知識鏈接”,了解“力”的字形演變,豐富學生書法文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甲骨文“力”像一把正在耕地的犁,上面是犁把,下面是犁頭,金文“力”就更像一把犁了。由于耕地要用力氣,就用這個字表示力氣、力量。以“力”作為部首的漢字自然也與力氣和精力相關,如“勁”、“勤”、“勉”等。四、范字臨習1. 出示“利、勃”二字,說說書寫這二字要注意些什么。2. 教師示范書寫,邊寫邊講解這兩個字的書寫要點:“利”字左寬右窄,左右基本等高。左部“禾”筆畫較細,左放右收。右部立刀旁左細又粗,豎鉤粗壯挺健。“勃”字左寬右窄,左高右低。左部筆畫多,形態較大。右部力字旁形態較小,筆畫輕細,居右下方。這兩個字整體要注意左右兩部分的避讓穿插關系。3. 學生臨寫“利、勃”二字。4. 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注意學生對結構的安排是否恰當。5. 作業點評。通過激勵性評價,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重點圍繞學生是否把握了立刀旁與力字旁的書寫要領進行點評。5、 整理反思1. 師問生答: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書寫過程中我們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2. 教師小結: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立刀旁與力字旁的字均為左右結構,左右寬窄比例視字形相適應,在實際書寫中應根據字形特點加以把握。3. 清潔、整理學具。板書設計:立刀旁和立字旁先寫豎再寫豎鉤,豎居左上。 先寫橫折鉤再寫撇,露起尖收
- 關 鍵 詞:
- 第9課 立刀旁與力字旁 西泠印社版四年級下冊書法第9課 立刀旁與力字旁教學設計 西泠印社版 四年級 下冊 書法 立刀旁 力字旁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