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3豎彎鉤 .doc
第三課 豎彎鉤教學目標: 1.認識“豎彎鉤”的形態,教會學生會寫豎彎鉤,掌握帶有豎彎鉤的字的書寫特點與規律,要求寫得正確、美觀。 2. 加深理解彎和折的形態及寫法的區別,進一步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比較能力,掌握書寫技能、技巧。3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提高審美情趣,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觀察豎彎鉤的形態,分析它的寫法,并用毛筆表現出來。教學難點:掌握書寫豎彎鉤的寫法。教學過程:一、文化熏陶,激趣導入1.師:小朋友們,書法是全世界幾千年里,中國人獨有的精神食糧。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對書法有過接觸?生自由回答。師:我們在博物館見到過名家的佳作,在濱江道有幸見到津門名家華世奎題寫的匾額天津勸業場,在旅游勝地也有書法的身影,書法是用毛筆將漢字藝術化的書寫方式,具有實用和藝術兩重性。2.師: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書法形成了風格鮮明的字體,其中主要有五種字體,分別為篆書,隸書,行書,草書和楷書。五種字體各有風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五種字體。師:這個字是李斯會稽刻石中的篆書,你看出篆書在字形及筆畫粗細方面有什么特點了嗎?(課件出示)生回答:字形修長,筆畫粗細一致。師:非常好,這正是篆書最主要的特點:字形修長,筆畫粗細劃一。師:第二個字出自隸書四大家史惟澤,誰能看出它在整體上的特點?生:整體扁平。師:同學抓得非常準確,隸書在筆畫上還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蠶頭燕尾,為什么說它是蠶頭燕尾的呢?(課件出示)生回答:因為起筆像蠶的頭,收筆像大雁的尾巴。師: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其中有這樣一個字,行書輕松活潑,舒展流暢,而張旭的狂草,筆畫多有省略,書寫奔放。如果將字比作人,行書就是人在行走,而草書則是人在奔跑。楷書是最常見的字體,顏柳歐照都是書寫楷書的名家,你看一看楷書從整體給你什么感覺?(出示課件)生:嚴謹規整。師:你觀察得真仔細!楷書規范平整,結構嚴謹,橫平豎直,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歐陽詢的歐體是怎樣書寫今天的筆畫豎彎鉤的。【設計意圖:導語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我國書法的字體分類。】二、初讀字帖,感受整體師:同學們,你們來看一看,這個筆畫像什么動物?在書寫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觀察這個筆畫。豎彎鉤在整個米字格中占在哪個位置上?(課件出示筆畫)生:右半格和下半格。師:它的豎具體應該寫在哪個位置?(利用課件放大)生:右半格的中間位置。師:那彎鉤呢?(利用課件放大彎鉤)生:下半格稍微偏上的位置。師:豎和彎鉤是一樣長的嗎?生:彎鉤要長一點,豎要短一點。師:你們觀察得真準確!知道了大體的位置,我們還不能寫好這個筆畫,我們還要仔細觀察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才能把筆畫寫得舒展,美觀。為了讓大家寫好字,老師為你們帶來了幾個小秘訣。(教具展示在黑板上)【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筆畫的占格,了解書寫筆畫的大致位置,從而產生對書寫筆畫產生興趣。】三、細致講解,深入深究師:我們從橫中線以上的起筆開始,起筆時為了寫出提頓,老師運用了逆峰起筆,可以總結為逆風起筆。(教師將教具“逆峰起筆”展示在黑板上)我們要繼續往下書寫了,在豎的行筆過程中,筆畫粗細是一樣的嗎?生:不是,越來越細。師:這就是我們的第二個秘訣,漸行漸細。(教師將教具“漸行漸細”展示在黑板上)師:當我們行筆到了下半格,筆畫也越來越細之后呢?生:轉彎。師:轉彎向右。轉向右邊之后,筆畫還像原來一樣細嗎?(教師將教具“轉彎向右”展示在黑板上)生:越來越粗。師:漸行漸開。(教師將教具“漸行漸開”展示在黑板上)如果我們一直這樣鋪毫,還能寫出豎彎鉤的鉤嗎?收筆時應該怎樣?生:往上挑師:收筆出鉤。(教師將教具“收筆出鉤”展示在黑板上)老師在這里給你總結了5個小秘訣,正是教材中寫法的總結,請你看老師示范用這5個小秘訣,怎么寫好豎彎鉤。(教師展臺范寫,重復秘訣:逆鋒起筆、漸行漸細、向右轉彎、漸行漸開、收筆出鉤。)師:老師寫完了,請你心中默念這幾句秘訣,在紙上寫一個試試。寫的時候不光要注意字的要領,還要注意你的坐姿與握筆姿勢,我們一起先來調整一下,頭正,肩平,臂開,足安。生練習,師巡視,展示書寫較好的作品,學生評價,提出建議和改正方法,便于學生改進后再寫。師:同學們的豎彎鉤寫得都很認真,評價過后,你一定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請你再寫兩個,看看能不能更美觀。生練習,師巡視指導,提醒姿勢與筆畫。師:有的同學寫得很快,已經將四個格寫滿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同學寫得怎么樣?師展示,生評議,師用毛筆圈點。四、筆畫深入,感受漢字師:同學們,豎彎鉤的寫法大家都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我們不單要寫好一個筆畫,還要寫好帶有這個筆畫的字。書上為我們示范了三個字,這三個字雖然都是以豎彎鉤作為主筆,但是在結構和書寫上卻不盡相同,你能不能首先找出它們的豎彎鉤在起筆位置上的區別?(課件出示三個字的圖片)生:也字從右半格橫中線以上起筆,充字從交匯處起筆,元字從交匯處以上起筆。師:我們把它們分解來看,這幾個豎彎鉤的豎有什么區別?生:也的豎彎鉤短,充和元的長。師:那在弧度上呢?是都與豎中線平行嗎?生:也的平行,充和元的向里彎一點。師:非常棒。在豎上的區別我們都了解了,在彎上的呢?生:也的彎比較長,剩下的兩個比較短。師:最后的鉤呢?生:也和充的鉤比較粗,元的比較細。師:三個豎彎鉤同學們都能區分出來,今天我們來練習其中一個字也,也字雖然只有三筆,寫好它可不簡單。請你仔細觀察也字,最開始要在哪里起筆?生:橫中線下方。師:橫折的折筆與哪個中線有關?生:豎中線。師:第二筆豎是筆直的嗎?生:有一些弧度。師:這三筆中哪一筆最舒展?生:豎彎鉤。師:最后我們寫完這個字,是正方形的嗎?生:是扁平的。師:同學門總結得真到位!老師為也字帶來了幾句順口溜,你看著老師書寫,一起在心中默念。師出示“也”字范寫視頻。師:橫中線下先起筆,橫折緊靠豎中線,小豎長長向里彎,豎彎鉤是最舒展,字體扁平真美觀。師:請你拿出字帖,默念老師的秘訣,練習一個“也”字,寫完后與帖對照,看看自己哪里還需要改進。生練習,師巡視指導,生寫完后與帖對照。師:通過讀帖、臨帖、與帖對比,我們能很快發現自己的不足,你一定對這個字又加深了認識,請你再寫兩個,看你能不能比剛才寫得更好看。生再次練習,師巡視指導。師:下面的格你可以從充和元中選擇一個字來寫,寫的時候按照我們之前學習的方法,觀察這個字的位置,占格及筆畫,尤其是主筆豎彎鉤的不同,一會兒我們來比一比,誰寫得最棒。生練習,師巡視,書寫后展示評價,優秀的書寫展示在黑板上。【設計意圖:回憶總結學習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勵學生總結學習方法。】5、 拓展延伸,魅力傳承1.師:這節課的練習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腳步永不止步,書法已經融入中國人的骨血當中,我們不僅要練習書法,還要知道練習怎樣的書法。老師這里有兩個小知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一分鐘讀懂歐陽詢、一分鐘了解九成宮醴泉銘 )2. 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里面有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謹精神寶藏。你還有什么感興趣的書法小知識?請你課下查閱資料,下節課講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