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5.3熱對流和熱輻射-教案.docx
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17學科科學年級五年級學期第一學期課題熱對流和熱輻射教科書書名:科學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學人員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知道在水和空氣中,熱傳遞主要靠對流的方式,熱由高溫處傳到低溫處。知道熱可以不依靠任何介質以輻射的方式向周圍傳遞??茖W探究:通過“冷熱水產生對流實驗”,發現冷熱水接觸,冷水下移、熱水上升的規律。通過“熱對流實驗,分析出水傳遞熱的方式是熱對流。”培養學生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據水靠熱對流的方式傳遞熱,類比推理,得出空氣也以熱對流的方式傳遞熱。根據陽光、白熾燈、爐火等的傳熱現象,推理出不需要介質傳遞熱的方式熱輻射。培養歸納推理能力。科學態度:能通過觀察實驗尋找證據,并以實驗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堅持正確的觀點。了解熱對流的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科學規律可以指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教學重點:通過探究實驗認識熱對流現象。教學難點:根據水的熱對流現象,類比推理空氣也以熱對流的方式傳遞熱。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一、參與環節二實驗探究三、解釋四、總結五、布置任務教師談話: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有些材料是熱的良導體,有些材料是熱的不良導體。那水是熱的良導體還是熱的不良導體呢?為了研究這個問題,老師課下做了一個實驗給試管中的冷水加熱。教師出示在上部加熱視頻并講解:將酒精燈放在在上部給水加熱2分鐘,試管上部的水沸騰了,溫度接近100攝氏度。用溫度計測量試管底部水溫只有32攝氏度??磥硭菬岬牟涣紝w。出示在試管底部加熱的視頻引出問題:我們知道水是熱的不良導體,傳導熱的速度很慢,可是在這個實驗中水溫卻升高的很快。那熱在水中主要以什么方式傳遞的呢?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看看能不能對你有所啟示。1.出示圖片:講解實驗原理。2.出示視頻:冷熱水對流實驗教師講述:實驗方法和現象。準備一瓶冷水和一瓶熱水,分別染上白色和紅色。用塑料隔板蓋住冷水瓶口,將冷水瓶倒扣在熱水瓶上,抽掉隔板后,看到紅色熱水上升,白色冷水下降,摸一摸上面的冷水瓶,變熱了一些。 2.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推測。教師引導:根據這個實驗的啟示,你能不能推測一下:當我們在試管底部加熱時,熱在水中是如何傳遞的?預設1:生:我們在試管底部加熱,底部的水首先變熱,底部的熱水會上升,熱就傳上去了。預設2:生:底部的熱水上升以后,原來上面的冷水會下沉到底部,繼續受熱上升,這樣不停的循環,水溫就會很快升高。3.實驗驗證教師:是不是像同學們推測的這樣呢?我們需要實驗來驗證。請大家看下面的實驗。師演示實驗熱對流實驗: 教師演示并講解:準備個盛有水的水槽,裝入冷水。將少量高錳酸鉀放入水底,將一瓶熱水放入水槽下面,瓶口對準高錳酸鉀所在的位置。觀察實驗現象。觀察到的現象:高錳酸鉀微小顆粒上升,然后向側面移動,再下降,又回到加熱點附近。師分析:加熱點附近的高錳酸鉀微小顆粒上升,說明熱水在上升,而在水槽側面,我們看到高錳酸鉀微小顆粒下降,說明水槽側面的水溫低,冷水在下降。下降以后回到加熱點附近。又被加熱,然后熱水又上升,在水槽側面的冷水又下降,回到加熱點附近。通過這樣的方式,水槽中的水變熱了。4.回歸:看來同學們的推測是正確的。1.教師小結:在給水加熱的過程中,熱水會上升,冷水會下沉,形成對流。隨著水的流動,熱由高溫處傳到低溫處,這種熱的傳遞方式稱為熱對流。2.認識空氣的熱對流現象。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水是靠熱對流的方式傳遞熱的,而空氣也可以通過熱對流的方式傳遞熱。冬天,我們在房間下方安裝暖氣,暖氣周圍的空氣受熱成為熱空氣,熱空氣向上運動,冷空氣向下運動,形成空氣的熱對流,通過熱對流使整個房屋變得溫暖。教師:水和空氣傳遞熱的主要方式是熱對流。4.認識熱輻射 教師提出問題:那么,太陽的熱是怎樣傳遞到地球上的呢?解釋:太陽和地球之間沒有直接接觸,能用傳導的方式傳遞熱嗎?顯然不能。太空中沒有水,也沒有空氣,能通過對流的方式傳遞熱嗎?肯定也不能。其實,太陽可以不靠任何介質向外發射出熱,這種方式叫熱輻射。生活中,篝火的熱、浴霸的熱都是通過熱輻射的方式傳遞出去的。篝火、浴霸的周圍有空氣,需要通過空氣介質的,但空氣氣體傳熱很慢,而我們感受到這些光的熱卻很快,說明它們是穿過空氣直接達到身體。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熱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種方式傳遞熱的規律都是從高溫傳向低溫。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與熱傳遞有關的內容。請大家準備好兩個同樣的普通水杯,能盛裝水杯的小盒子、泡沫板、毛巾、鋁箔紙、熱水、溫度計、壁紙刀、尺子、筆、學習單等
- 關 鍵 詞:
- 湘科版五 年級 上冊 科學 5.3 對流 熱輻射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