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2地震-教案.docx
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7學科科學年級五學期第一學期課題地震教科書書名: 科學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 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 科學知識了解地震現象,知道地震可以改變地表。了解地震災害對人類的影響,知道抗震防災的基本常識。2. 科學探究搜集有關資料,了解地震對地表的改變作用。做震動實驗,根據實驗的感受類推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測地震的成因。根據地震現象,構建地震模型,用地震模型說明地震情況。3. 科學態度,STSE懂得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會產生巨大危害。學習和宣傳避震知識,懂得自我保護。教學重點:地震災害對人類的影響,知道抗震防災的基本常識。教學難點:做震動實驗,根據實驗的感受類推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測地震的成因。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1分鐘一、復習導入談話:在上節科學課中,我們了解到海南島瓊山地震,導致陸地沉陷為海。由此可知,地震是改變地表形態的力量之一。這節課,讓我們繼續深入了解地震。二、資料分享,了解地震 談話:課前,老師請大家利用網絡搜集有關地震的資料,你們找到了哪些?讓我們來分享一下吧。1. 地震后的照片:地震會使房屋倒塌,建筑物損毀,有的村莊或城市變成廢墟。地震讓道路破損,橋梁中斷。地震會造成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地震會使地面出現裂縫,這些裂縫還會出現在山上。地震如果發生在海底,除了海底裂縫以外,還會產生海嘯。2. 地震時的感受:地震發生時,人會感覺到上下震動,屋頂的吊燈左右搖晃。并沒有造成什么損失,甚至有些人當時根本就不知道曾經發生了地震。3. 地震數據:4. 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表明,僅我國近一年的時間里就發生了9000多次地震。5. 了解地震:大家搜集的資料告訴我們,地震經常發生,有些只是輕微地晃動,有些人都感覺不到;有些地震強烈爆發,破壞力極強,用山崩地裂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者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所以說,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強烈地震發生時,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會迅速地改變地表形態三、探究地震成因1.分析強震現象回顧資料:強烈地震會造成房屋倒塌、橋梁斷裂、地面塌陷,用山崩地裂來形容非常貼切。2.提出猜想:地震是怎么產生的?提示:強震過后我們經常會發現地面開裂、山體開裂,要知道地面和山體都是由巖石層構成,地球表面的巖石雖然種類不同,但厚重的巖層都很堅硬。猜想:是巖層產生了斷裂后,引起地面震動才造成房屋倒塌,橋梁斷裂嗎?3.實驗驗證設計實驗:第一要模擬巖層斷裂是否會產生震動;第二要模擬地面震動是否會造成建筑物的損害。實驗一,感受震動:用小木棍模擬巖層,感受一下小木棍折斷時是否產生了震動。(1) 動手實驗,注意安全(2) 談感受:在用力折斷小木棍的過程中,小木棍先是彎折,積蓄到一定力量后才在瞬間折斷,發出脆響?在木棍折斷的一剎那,斷裂產生的震動傳遞到手上,力量還不小呢。(3) 回放實驗放慢視頻。(4)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折斷木棍時,需要先積蓄力量,然后會在瞬間折斷從而產生震動,然后力量消失,不再震動。地震發生前,沒有感覺,然后在瞬間爆發,產生的震動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力,然后就歸于平靜。(5) 小結:這兩者之間如此相似,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巖層斷裂會產生地面震動。實驗二,模擬地面震動造成建筑物損壞:泡沫板模擬地面,沙子模擬建筑物。(1) 觀看實驗視頻分析:從視頻看:地面震動,帶動沙子震動,距離斷裂面近的地方沙子震動幅度大,距離斷裂面遠的地方,沙子震動幅度小,甚至不震動。(2) 對比:23.如果是巖層斷裂產生的震動帶動建筑物震動呢?當然是震動幅度大受損嚴重,震動幅度小,受損也小啦。(3) 小結:地面震動會造成建筑物的損害。4. 分析實驗:綜合以上兩個實驗,你能推測地震形成的原因了嗎?有的同學說:通過巖層斷裂就會產生地面震動,而震動會造成地面建筑物的損害。還有的同學想到:我們可以用雙手讓木棍折斷,又是什么力量讓厚重的巖層斷裂呢?5.得出結論: 科學家是這樣解釋地震的:地球表面的巖層在受到巨大擠壓力時會產生扭曲變形而斷裂。巖層斷裂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動起來,并產生巨大的破壞力量。而巨大的擠壓力來源于地球內部的力量。四、了解地震的監測和預報,學習抗震知識1.了解我國發生的強震災害:閱讀22頁資料,了解當時的情景。2.談感受:強震破壞力強,范圍廣,給人民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3.質疑:地震災害這么嚴重,有沒有辦法能像預報天氣那樣進行預報,然后讓人們提前做好避震準備,避免受到傷害呢?4講解:為了減少地震帶來的災害,人們從很早就開始對地震進行研究。現代的地震監測儀已經采用了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廣泛地應用在各地地震的監測站。但是,目前為止,地震預報依然是一大難題嗎,當前的科技水平還達不到比較早、比較準地預測地震的要求。5.雖然現代科技還不能準確預報地震,但在自然界,一些奇怪的反常現象卻能給人類進行震前預警。閱讀地下水異常和動物異常的詩歌,理解含義。6.過渡:雖然這些異常現象對地震預報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地震到底在哪一刻發生,會造成什么災害,目前為止還沒人知道。因此,我們給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級,做好預防。并且在地震爆發時,選擇恰當的方式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7.看視頻,了解地震自救知識。8.判斷:假如地震來了,下圖的做法對不對?高空跳窗、躲在桌子底下、躲在衛生間的墻角里、遠離高壓電線。9小結:除了這些場景外,地震來臨時我們可能會在任何場所出現。由于地震爆發時間極短,在瞬間作出正確的反應才是硬道理。10. 老師送大家幾句話,希望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抉擇。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 原則三:沉著冷靜,安全有序。愿我們每一個人在大災來臨的時候都能平安度過。五、課堂總結讓我們總結一下今天學到的知識吧。1.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地震是改變地表形態的力量之一。2. 地震是由于:地球表面的巖層在受到來著地球內部巨大壓力時會發生扭曲變形而斷裂。巖層斷裂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動起來,并產生巨大的破壞力量。3. 因為目前科技還不能準確預報地震的發生,學習防震知識,做好防震保護尤為重要。六、下節課準備下節課我們將學習火山。請你利用網絡搜集有關火山的資料,并準備酒精燈、石棉網、火柴、燒杯、漏斗、三角支架、護目鏡各一個;適量土豆泥、番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