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四年級上冊音樂第6課 《瀏陽河》、《新貨郎》、《回娘家》教案.docx
四年級上多彩的鄉(xiāng)音三 教學案例【課型】綜合課【課時】一課時【教材分析】多彩的鄉(xiāng)音三選自花城版音樂第六課,包含瀏陽河新貨郎回娘家等幾首地方民歌。瀏陽河是一首快膾炙人口、多年來一直為人傳唱,選自花鼓戲中的唱段。在之后的流傳與發(fā)展中有了新面貌,呈現(xiàn)出歡快、流暢、淳樸、明朗的音樂風格。本課以學唱湖南民歌的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體,了解、學習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歌特色,激發(fā)學生“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的“音樂熱情。歌曲瀏陽河以四個樂句融合了音樂的婉轉、流暢與美,聽”湘“音領略秀美湖南,唱”湘“音表達人民對毛主席的愛戴。中高年級的學生對民族音樂具備一定的感知能力,歌曲學唱以湖南方言、一字多音、一問一答等多元演唱形式的實踐,通過歌曲學唱、作品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新貨郎是東北民歌,描寫了新貨郎送貨時快樂的心情,幽默風趣。回娘家是河北民歌,描寫了年輕的小媳婦回娘家時的心情,樸實清新。通過欣賞兩首地方民歌,對比感受了不同地區(qū)的民歌特點也不相同。【教學目標】1、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知湖南民歌、東北民歌、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2、 過程與方法:調動聽覺、視覺、動覺等多感官活動中準確掌握湖南民歌的表現(xiàn)形式。3、知識與技能:了解花鼓戲的藝術特點,學會用方言演唱地方民歌,掌握演唱中正確的咬字吐字及一字多音的演唱,在唱會歌曲的基礎上,使民歌的旋律深入心靈。【教學重點】了解湖南花鼓戲的音樂特點,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學難點】學會方言的咬字吐字和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教學過程】一、 尋”湘“音之秀美-課堂導入。師:多彩鄉(xiāng)音,帶我們尋覓豐富多彩的鄰家音樂,今天多彩鄉(xiāng)音將帶我們一起尋覓”湘“音的足跡,讓我們一起走進湖南-尋”湘“音。活動:播放視頻-瀏陽河介紹(古箏演奏的瀏陽河為背景音樂)。二、 尋”湘“音之精粹-新課。(一)欣賞花鼓戲送雙糧視頻片段介紹花鼓戲的藝術特點(2) 回憶視頻瀏陽河主旋律,聆聽歌曲師:在前兩個視頻片段中同學們是否聽到了熟悉的旋律?(老師哼唱主旋律)這就是經典傳唱的歌曲瀏陽河,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歌聲中的瀏陽河。(3) 學唱歌曲1. 教師范唱,請同學們找出用方言演唱的字有哪些?2. 教師示范,學唱歌曲中方言的正確咬字。3. 學生聆聽歌曲,發(fā)現(xiàn)歌曲中“一字多音”樂句。4. 歌曲教唱,學生跟著音頻范唱逐句學唱,體會襯托“咿呀咿子喲”在歌曲中的韻味。5. 跟音頻完整演唱歌曲三、尋“鄉(xiāng)”音之多彩-拓展(一)欣賞東北民歌新貨郎1.看圖片,了解東北風土人情2.欣賞新貨郎視頻,了解東北民歌特點。(二)欣賞回娘家感受河北民歌的特點1.看圖片,了解河北民俗2.欣賞回娘家視頻,感受河北民歌特點(三)對比東北民歌和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4、 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本節(jié)課學生學會演唱歌曲瀏陽河,對比感受了東北民歌新貨郎和河北民歌回娘家的不同民歌風格,同學們課下繼續(xù)了解更多地區(qū)的民歌,激發(fā)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 關 鍵 詞:
- 瀏陽河 新貨郎 回娘家 花城版四年級上冊音樂第6課 瀏陽河、新貨郎、回娘家教案 花城 四年級 上冊 音樂 瀏陽 貨郎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最新標簽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0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教學設計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教案
- 跨學科主題小型擴音系統(tǒng)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4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5
- 控制系統(tǒng)中的干擾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1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1控制系統(tǒng)中的干擾
- 自主可控意義大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4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12課
- 主題活動空調中的控制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0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13
- 主題活動汽車定速巡航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5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第9課
- 贛科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6
- 反饋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