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3.2 認識氣溫計 教案.DOCX
第2課認識氣溫計(教材P4344)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課題認識氣溫計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知道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2.知道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科學探究目標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科學態度目標養成運用氣溫計測量氣溫的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知道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測量氣溫的準確性。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難點:掌握零下溫度的正確讀數方法。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氣溫計、氣溫計模型、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教學課件、班級記錄表。流程教學設計二次備課聚焦1.提問:太陽可以使地球變熱,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那么大氣的冷熱程度叫什么呢?(預設:氣溫。)2.出示:出示兩杯溫水,讓幾位學生用手指測試后,說說冷熱情況,從而引出“對于冷熱,不同的人常常感受不同”的話題。3.追問:我們能根據自身的冷熱感受判斷氣溫嗎?如果想獲得準確數據應用什么工具去測量氣溫呢?(預設:不能。溫度計;氣溫計。)4.揭題:測量溫度的儀器叫作溫度計。測量氣溫的叫氣溫計,又叫寒暑表,利用它,可以知道我們所在區域內的氣溫。在“水”單元,我們學習過溫度計的使用,那么氣溫計的基本結構有哪些?該如何讀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氣溫計。(板書:認識氣溫計)【設計意圖】以小游戲的方式引起學生對氣溫測量工具的關注,知道人對冷熱有不同的感受,想要準確測量氣溫,需要借助氣溫計進行測量。探索與研討探索一:認識氣溫計1.出示:出示氣溫計,引導學生觀察氣溫計,了解氣溫計的單位和結構。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觀察和記錄,并完成活動幫助卡。(教學提示:對于氣溫計的結構和“一大格”“一小格”的判斷,個別學生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分析。)探索與研討3.交流:請同學上臺用手指一指,說一說氣溫計的結構。請其他同學補充不足之處。4.小結:氣溫計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單位符號四部分組成。溫度的單位有攝氏度和華氏度,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教學提示:提醒學生氣溫計是非常容易破損的,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碰觸到堅硬的物體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氣溫計破碎了,一定要告訴老師來處理。) 探索二: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1.過渡:我們已經認識了氣溫計的結構,那今天的氣溫是多少?該怎么讀數呢?2.出示:出示氣溫計模型。請同學上來讀一讀,并說一說讀數的方法,其他同學判斷是否正確。3.講解:課件出示氣溫計讀數的小口訣:零刻度,讀數起;向上數,攝氏幾;向下數,零下幾。4.小結:正確的讀數方法是,以0 刻度為標準點,紅色液柱向上多了幾格就是幾攝氏度,如7攝氏度寫作7 ,向下少了幾格就是零下幾攝氏度,如零下5攝氏度寫作5 。5.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完成活動幫助卡。探索與研討6.研討匯報:指導學生小組先研討交流,然后派代表作集體匯報,其他組員繼續做讀數練習。集體匯報幫助卡主持人:我們在讀氣溫計時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注意什么?小組1:不是整數時,一小格的讀數有時候容易讀錯。讀數時,先明白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別代表幾攝氏度。小組2:零下的讀數有一定難度。讀數時,注意零上和零下的讀數方法。主持人:利用氣溫計測量溫度對于我們描述天氣有什么幫助?小組3:氣溫計測量獲得的準確數據讓我們在描述天氣情況時更加精準,更能發現天氣變化的規律。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發言,匯報活動結束。【設計意圖】認識氣溫計的結構,是使用氣溫計的基礎,所以放在前面環節先進行探究和研討。氣溫計讀數是難點,所以按照“認識刻度學習讀數和記錄方法練習讀數糾錯強化”的步驟,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數方法。拓展與小結1.小結: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又叫寒暑表,其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才能獲取正確溫度數值。2.拓展:出示各種不同類型的溫度計,引導學生嘗試著認一認,并介紹它們的用途。(預設:體溫計可以用來測量體溫;水溫計可以用來測量水的溫度;雙金屬溫度計、電子溫度計、紅外線溫度計。)3.提問:我們認識了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等不同類型的溫度計,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預設:相同點是都可以用來測量溫度。不同點:用途不同;量程不同;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代表的數值不同;應用場景不同。)拓展與小結4.講解: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在結構、功能、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類型的溫度計有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結構匹配不同的功能。【設計意圖】了解各種不同的溫度計能拓寬學生的眼界,讓他們知道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溫度計。有些是為了不同的功能和測量對象設計的,也有一些是為了方便操作和使用設計的。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學生在“水”單元中已經學習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并用溫度計測量過水的溫度。但溫度計的正確讀數對3年級學生來說還是困難的。所以,本課在聚焦部分通過小游戲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對冷熱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從而理解需要用工具測量氣溫,而不是依靠自身冷熱判斷。在探索與探討部分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認識氣溫計的結構、氣溫計刻度的含義,了解其測量范圍。接著指導學生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幫助他們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最后通過交流,歸納出正確的氣溫計讀數和記錄方法,認識到利用氣溫計測量氣溫對描述天氣情況的意義。在拓展部分,引導學生關注到不同的溫度計在結構、功能、量程上是不一樣的,不同類型的溫度計有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結構匹配不同的功能,從而完成本課的各項教學目標。課后作業二、判斷題。3.易錯題如果找不到體溫計,我們可以使用水溫計測量體溫。()三、選擇題。1.被稱為寒暑表的是()。A.水溫計 B體溫計 C氣溫計2.下列溫度最高的是()。A.38 B0 C100 3.“8 ”讀作()。A.零下八攝氏度 B負八攝氏度 C減八攝氏度參考答案二、3. 三、1.C2.A3.A
- 關 鍵 詞:
-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3.2 認識氣溫計 教案 教科版 三年級 上冊 科學 3.2 認識 氣溫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