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7.2.2讀統計圖(二) 教學反思
u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統計圖數據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對學生來講既有學習的需求,又有一定的挑戰性。首先,要讀懂統計圖,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分析、說明問題,需要學生理解數據所反映的事物。另外,因為涉及的數據單位和數額都太大,用條形表示數據不容易把握條形頂端線的位置。本節課設計的目的有兩點:一是讓學生認識并讀懂現實生活中這種條形統計圖,了解統計圖在表示數據中的作用;二是通過用一般形式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教學的重點是讀統計圖,難點是根據 統計數據分析、回答問題。教學例3時,可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圖,并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指導學生用語言描述圖中的數學信息,如,2006年我國的貨物出口總額是9691億美元,同年的進口額是7619億美元;第二,參照教材中的文字介紹一般復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比較兩個統計圖,了解用一般復式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的作用:直觀顯示出我國貨物進出口數額各是多少以及數額差距。第三,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數據想問題,并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了解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練一練”各題,用統計圖表示數據不作為教學重點,條形頂端線的位置差不多就可以,重點關注學生了解信息,分析信息以及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