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6.1小數的認識 教學反思
u 教學反思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學生每天學的內容對他們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識,有些會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作基礎。小數的認識,從邏輯結構來看是全新的,但從學生的生活現實來看,已有一些粗淺的了解。孩子們在低年級已經見過了表示價格的一位小數,再加上平時逛超市的購物經驗,所以對小數尤其是表示價格的小數并不陌生,有一部分孩子已經會讀、寫小數了,因此,我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充分利用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課前做社會調查,收集一些商品的價格,生活中小數的事例,上課時就從收集的這些素材入手加強對小數的認識。由于學生已經對小數有了初步直觀的認識,加上已有的生活經驗積累,學生很快完成了舊知到新知的過渡。我讓學生通過自學,交流,討論這一學習過程,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懂得交流,獲得情感體驗,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對于意義和規律性的東西,我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吃透其中的內涵。在提問的技巧上,我比以往更注重問題的思考價值,問題要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細胞,引發發學生有效的數學思考。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許多不足和遺憾,具體在教學小數點時,遺忘了寫法的指導,以至于后來學生獨立寫小數表示價格時,有不少學生小數點寫得不規范,更像頓號。課后我想,其實很多學生以前已經會寫小數了,如果在寫小數之前,先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寫小數時要注意什么”,然后全班形成共識,強化寫法要點,再進行寫小數的練習,效果會好很多。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建構和諧氛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創設合理情景,巧妙設計問題進行引導,把重點、難點運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有效處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獲得新知,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