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15 女媧補天 教案含教學反思.doc
15*女媧補天教學導航教學目標1.會認9個生字,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詞語。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邊讀邊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知道女媧補天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能復述補天的過程。3.體會女媧急他人所急、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精神,并對閱讀古代神話故事產生興趣。教學重點1. 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教學難點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想象力。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女媧的有關資料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但勤勞,而且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了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工作,為人類造福,創造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女媧補天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補天,學生讀課題)2.同學們預習課文后知道,這是我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板書:古代神話故事)。“神話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呢?對,神話故事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又為什么會有這些想象呢?我們學習課文時可以進一步思考。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學生借助工具書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課件出示生字,指名拼讀。3.指名認讀,注意讀準字音。4.辨認字形和正音。三、探究閱讀,討論交流1.學生自主閱讀,提出閱讀要求:(1)在課文中找到寫女媧補天原因的句子,并用“ ”畫出來,在課文旁邊空白處寫上“補天原因”;(2)課題叫“女媧補天”,那么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補天過程的?在課文中作上標注。2.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輕聲讀,動筆畫、寫。老師巡視,注意指導后進生。在適當時機組織交流和討論。3.學生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探究的情況。4.反饋。(1)指名回答:女媧為什么要補天?(2)老師小結: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里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3)課文第幾自然段寫了人們遭受災難的景象?(第2自然段。)我們一邊讀這部分課文,一邊展開想象,使課文描寫的景象在頭腦中浮現出來,再說說你在生活中、電視上見到過這樣的景象沒有。(4)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后,組織學生發言。5.女媧見到別人受苦心里就難過,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一個人總能為別人著想,總想著幫助別人克服困難,是一種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獻身精神。)6.課文哪一段寫到女媧的這種心理?(第3自然段。)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女媧對受災受難人們同情的語調。7.學生練習讀,齊讀,老師適當指導。8.說說在生活中或電視里有沒有聽說或看到過像女媧這樣的人,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就主動去幫助別人。(解放軍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課件播放發洪水時解放軍救護群眾的畫面)9.分小組讀第2、3自然段引導想象,體驗女媧的思想感情。10.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女媧怎樣補天的?找出寫女媧補天過程的句子讀一讀。(第4自然段。)(1)學生讀課文。(2)閱讀指導:朗讀這一部分,語氣語調要突出女媧救民于水火、克服困難的精神。(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課文。(4)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三個詞語概括女媧補天的過程。(揀石頭煉石漿補天)或(揀煉補)(5)想象說話: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有怎樣的感受?11.齊讀第5自然段,感受女媧的偉大。(1)齊讀第5自然段,思考: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2)女媧補好了天,沒有了威脅人們的大火,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四、指導復述,感受形象1.指導復述。(1)復述就是圍繞課文的主要意思去講,可以加進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它當故事來講。復述并不是要求我們按課文中寫的一句不差地去講,那不是復述,而是背誦課文了。(2)我們不看課文來說說女媧補天的經過。可以從女媧看到什么、怎樣補天開始講起。(3)同桌互相練習復述女媧補天的經過,互相幫助,互相補充。2.感受人物形象。(1)學生找出女媧補天的語句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2)老師:女媧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展現了她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說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一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回憶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2.引導學生講知道的神話故事,激發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3.在女媧的努力下,天和地終于恢復了平靜,人類獲得了新生。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學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么?4.女媧如此辛苦地補天,我們現代人應該做些什么?怎樣保護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環境呢?六、布置作業,暢想未來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一個課本劇。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女媧補天”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學生能根據各自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出感覺,讀出味道,用準確、有感情的朗讀把各自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也聽得入神。不足之處:由于前面的教學環節占用的時間太多,導致復述課文進行得有點匆忙。應該直接跳到補天的過程中,再讓學生去感悟女媧的品質。教學建議:課堂教學中,要倡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如:第2自然段中描寫天塌地裂的情景,老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大窟窿”“一道道”“黑黝黝”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
- 關 鍵 詞:
-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15 女媧補天 教案含教學反思 部編版 四年級 上冊 語文 15 教案 教學 反思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