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1課 螞蟻 教案.docx
寧津縣新城實驗學校課時教案 第 1次年級 四 學科 科學 授課人張俊強授課班級四3班授課時間2020.9.3課題螞蟻教學目標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礁,胸上長有六只腳教學重點經歷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的過程,初步體會動物的多樣性。難點觀察螞蟻過程中不干擾螞蟻,室外觀察螞蟻的安全性。方法自主探究,小組交流手段多媒體 板書板書設計昆蟲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3對足舉例:螞蟻,蝴蝶,蝗蟲,蜜蜂,蜻蜓教學反思以細心、小心的態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教學過程師生互動一、課前布置找螞蟻1、課前找螞蟻的要求:在校園找到螞蟻;不驚擾螞蟻;不捉螞蟻。2、學生找螞蟻,最好能找到螞蟻的窩。3、關注:學生是否按要求找螞蟻。4、設計意圖:為觀察螞蟻找到合適地點。二、觀察螞蟻(一)室外觀察螞蟻1、交流有關螞蟻的經驗。2、觀察螞蟻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觀察螞蟻的方法。3、教師整理學生的意見并根據學生意見適當補充觀察的注意事項。4、學生到校園找好的地方觀察螞蟻。5、關注:學生是否能在不干擾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認真記錄。6、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二)室內觀察螞蟻(用于補充室外觀察的不足或校園內找不到螞蟻的情況)1、教師問:“螞蟻要亂跑,怎樣才能很好的觀察螞蟻呢?”2、學生討論方法,教師整理。3、選用合理的方法進行限制螞蟻活動而又不傷害螞蟻的觀察并記錄。4、關注:學生是否能在真正不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面的信息并記錄。5、設計意圖: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運動等方面的信息。三、交流發現1、學生交流觀察中的發現。2、組織學生并適當提問使學生交流更順暢和清晰,適當提供信息以幫助學生解答觀察中的問題。3、關注:學生對同學意見是否愿意傾聽。4、設計意圖:培養傾聽的習慣;獲得更多有關螞蟻的信息。(備注:如果是室內觀察,注意送螞蟻回家。)觀察螞蟻的身體結構,學生自主觀察,親身體驗,通過眼睛直觀獲得知識觀察螞蟻的運動,總結螞蟻的足數觀察結束后送小螞蟻回家,提高學生保護小動物意識,已達到學生情感目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