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2課 魚 教案.docx
寧津縣新城實驗學校課時教案 第 2 次年級 四年級 學科 科學 授課人張俊強授課班級四.3班授課時間2020.09.10課題2魚教學目標1. 了解魚類適應水環境生活的鰓,魚鰭,鱗片等身體結構2. 知道魚類的共同特征,知道魚用鰭運動,用鰓呼吸教學重點知道魚類的共同特征,知道魚用鰭運動,用鰓呼吸難點觀察魚的身體結構,方法自主探究小組交流手段多媒體 板書板書設計2魚魚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覆蓋鱗片,有鰭,用鰓呼吸教學反思發展學生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觀察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懂得在觀察活動中珍愛生命,觀察結束后把小動物放歸大自然,學會保護小動物.教學過程師生互動1、 聚焦新課1課件出示謎語:沒胳膊沒腿,從來不離水。走路不用腳, 搖頭又擺尾。(謎底:魚) 2課件分別出示魚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里的圖片,邊出示邊講解: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著魚。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教師:大家發現了沒有,能看到魚的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水。魚的生活離不開水,它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觀察魚,探索魚身上的秘密。(板書:觀察魚)21教育網 二、觀察描述鯽魚(一)觀察與畫魚 1教師導入:鯽魚是我們常見的魚類,今天老師帶來了鯽魚跟我們一起來學習科學,你了解鯽魚嗎?知道它的身體特征嗎?觀察你們小組的鯽魚,并將觀察的鯽魚畫在活動手冊上,看誰畫得像。21cnjy.com 教師示范,邊觀察邊畫:先畫出軀干(呈梭形,兩頭較尖),再畫出頭、眼睛和鰭等,最后畫鱗。請你也將你們小組的魚畫在活動手冊上。 3學生展示交流。 學生邊展示邊介紹自己觀察到的魚的身體特征,教師適當追問并補充。 預設: (1)我觀察到魚有頭,頭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鰓等。追問:它們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學生介紹:魚的眼睛沒有眼瞼,頭上有兩個鼻孔,嘴巴一直在一張一合,鰓長在鰓蓋里,鰓蓋會一開一合。(2)魚的身體上有很多鰭。追問:魚有幾個鰭?分別長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教師介紹:魚長有背鰭、胸鰭、腹鰭、臀鰭和尾鰭。(3)魚的身上有鱗片,鱗片呈半圓形,有光澤。4交流之后學生再觀察,完善自己畫的魚。 5 通過比較魚和蝸牛身體的軟硬不同,引出魚長有骨骼的知識。魚的骨骼堅硬,課件出示魚化石的圖片,再一次突出魚有骨骼且堅硬的特征(2) 觀察魚是怎樣呼吸的。 1教師:魚嘴和鰓蓋不停地一開一合,這是在干什么?2引導學生說出魚在呼吸。 3設問:你知道我們人是靠什么來呼吸的?魚又是靠什么來呼吸的? 4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自己的呼吸和魚的呼吸的不同之處,討論魚在水中是如何依靠鰓呼吸的。 5教師課件展示魚鰓的圖片,并播放魚的呼吸的微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魚的呼吸過程。 (三)觀察魚是怎樣運動的。 1教師:魚沒有腳,在水中是靠什么來運動的?請你仔細觀察,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們。 2學生觀察,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提示:如果魚在此過程中比較安靜,可用棉簽輕輕觸碰魚的身體,再觀察其運動。 3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然后用手模仿魚鰭的運動。4小結:魚是靠身體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運動的。三、研討小結 1今天我們觀察了鯽魚,說說你對鯽魚有哪些新的認識。2說說魚在水中是靠什么運動、靠什么呼吸的。四、知識拓展 觀察下面幾幅圖中的螞蟻,判斷哪只螞蟻畫對了。教師提示:(1)從側面觀察魚,邊觀察邊畫,畫得越像越好。(2)不打擾小魚,觀察過程中保持安靜,不可用手及其他物體觸碰水和魚。 2學生觀察并記錄下魚的外形特征,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