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含進度表.docx
2021年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師 班級 日期 學生情況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級,共有學生為42名,其中女生20名。從整體上來講,大部分學生經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和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科學素養,同學們對周圍的一切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思考問題,善于分析問題,并且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也比較強,這對于學習科學是有益的。不過,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也有少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差,科學常識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再加上家庭和社會偏重于語數英等主要學科,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及時細心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情感。教材分析本冊教材為蘇教版教材,為新修訂的教材,本教材的設計理念與國家課程改革的三個關鍵詞“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學業質量評價標準”高度一致。教材以主題為標準劃分單元,一個單元一個主題,共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主題是“物質的變化”,本單元由蠟燭的變化鐵釘生銹制作汽水化學家的研究組成。第一課總體認識物質變化的種類。第二課具體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第三課以自制汽水活動為載體,進一步認識產生新物質的變化。第四課從科學家分工的角度,介紹化學家研究物質的學問,加深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第二單元,主題是“遺傳與變異”,本單元由生物的遺傳生物的變異尋找遺傳與變異的秘密組成。前兩課與第三課是外部現象和內部原因之間的關系。前兩課講述遺傳和變異的發生表現在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點、行為方式等方面;第三課講述遺傳和變異的物質基礎是基因,它決定著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點、行為方式。第三單元,主題是“化石的奧秘”,本單元由消失的恐龍化石告訴我們什么用化石作證據三課組成,采用由點及面、由淺入深的設計思路,不斷擴展對化石奧秘探索的范圍。第一課消失的恐龍,要了解消失了的物種,必須研究化石。第二課化石告訴我們什么是在第一課基礎上的深入與拓展。第三課用化石作證據在第二課基礎上擴大了對化石奧秘的探索范圍。第四單元,主題是“探索宇宙”,本單元由太陽系大家族觀察星空沖出地球探索宇宙四課組成,這四課的編排呈遞進關系,引導學生一步步對宇宙空間展開探索。四個次級主題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恒星和太陽系的行星入手,逐步拓寬認識范圍,發展到觀察星座和探索宇宙空間,介紹人類在探索宇宙空間進程中取得的科技成果。這四課的內容在邏輯上逐步擴展并環環相扣,均關注了科學史的滲透,又各具特色。第五單元,主題是“科技改變生活”,本單元由四個次級主題組成:影響人類文明的里程碑人造肥料和現代農業鋼筋混凝土和現代建筑業和電動機和現代工業,這四個次級主題為總分關系,第一課概述很多技術產品對人類文明的進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第二、三、四課分別從農業、工業和建筑業這三個方面敘述重要的發明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改變和影響。本冊是小學階段最后一次工程實踐活動的專項學習,學習內容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帶領學生一起回憶做過的所有專項學習活動,歸納工程師設計開發或改進產品時一系列的步驟和程序。第二部分,提出“自制一艘能在80厘米的航道上最快到達終點的蒸汽船”的任務,通過明確問題、前期研究、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改進,最終向同伴展示交流。教學目標1.能夠從蠟燭熔化和燃燒的現象中,描述兩類變化的特征。2.能夠借助控制變量實驗,歸納鐵釘生銹的條件,解釋防銹的道理。3.學會制作汽水,能夠分辨制作過程中產生了哪類變化,意識到人類生產生活可以利用物質變化。4.利用觀察、調查、統計的方法,發現并歸納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現象,并基于證據,對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5.了解科學家對遺傳和變異的秘密的研究,感受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意義,反思現代基因技術帶給人類的影響。6.能運用從化石資料中獲取的信息,分析滅絕生物和當今生物之間的聯系。7.能夠運用化石作為支持某些科學假說的證據。8.認識太陽系和星座的有關知識,能夠識別常見的星座和北極星,知道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9.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典型事件,能夠體會人類沖出地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探索太空的巨大作用。10.通過資料檢索、模擬制作、制作知識卡片、對比實驗、栽培種植、閱讀調查等活動,體會非自然狀態下的農業生產、鋼筋混凝土、電動機的特點和作用,體會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所產生的深遠影響11.動手動腦,設計合理方案,制作出滿足需求的蒸汽船并向同伴展示交流。12.能夠明確工程任務,在實踐中經歷工程活動的完整過程,重點領會前期研究、設計方案、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四個要素的基本方法。教學重難點1.了解物質變化的分類,觀察物質變化時產生的現象,并運用這些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2.了解科學家對遺傳變異的秘密的研究,利用觀察調查統計的方法,發現并歸納生物體的遺傳變異現象,并基于證據對生物體遺傳變異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3.了解化石的特點及作用,并能夠運用從化石資料中獲取的信息,分析滅絕生物和某些當今生物之間的聯系。4.認識太陽系和星座的有關知識,能夠識別常見的星座和北極星,知道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5.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典型事件,能夠體會人類沖出地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探索太空的巨大作用。6.通過資料檢索、模擬制作、制作知識卡片、對比實驗、栽培種植、閱讀調查等活動,體會非自然狀態下的農業生產、鋼筋混凝土、電動機的特點和作用,體會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所產生的深遠影響7.能夠明確工程任務,在實踐中經歷工程活動的完整過程,重點領會前期研究、設計方案、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四個要素的基本方法。教學措施1.教師要加強自身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3.根據科學學科的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特點,科學學科課依然要加強直觀教學,重視課本上的圖畫和實踐操縱。4.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5.注重學生的課外拓展,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從課堂延伸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教學時間安排周 次單 元課 題課 時備 注1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1.蠟燭的變化1機動1課時22.鐵釘生銹233.制作汽水134.化學家的研究14-5單元復習與檢測25第二單元遺傳與變異5.生物的遺傳1機動1課時66.生物的變異167.尋找遺傳與變異的秘密17-8單元復習與檢測28第三單元化石的奧秘8.消失的恐龍1機動1課時99.化石告訴我們什么1910.用化石作證據110-11單元復習與檢測211-12階段復習階段復習與檢測212第四單元探索宇宙11.太陽系大家族1機動1課時1312.觀察星空11313.沖出地球11414.探索宇宙114-15單元復習與檢測216第五單元科技改變生活15.影響人類文明的里程碑1機動1課時1616.人造肥料與現代農業11717.鋼筋混凝土與現代建筑業11718.電動機與現代工業118-19單元復習與檢測219-20專項學習像工程師那樣220-21期末復習總復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