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3.1認識自己教案.doc
教學基本信息課題認識自我有妙招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初一相關領域心理學教材書名: 人教版 七年級 道德與法治 第三課 第一框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指導思想】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基于初一學生的特點,采用情景劇等鮮活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逐步認識自我,通過課堂設問層層推進,逐步展示出心理學認識自我的抽象方法“約哈里窗”和認識自我的各種“妙招”,落實了課標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理論依據】建構主義理論,主要受以下思想的啟迪:1.知識需要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2.學習不是被動的復制式學習,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學習者基于自己的經驗建構起來;3.合作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了解不一樣的認識和想法,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4.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或合作者。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本節課主要學習認識自我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建立多方面、多角度認識自我的意識。引導學生分析認識自我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情分析】本節課的學習者是初一學生,對于自己的認識感性層面較多,缺乏系統認識自我的方法,但是對于心理學專業的認識工具,由于理解能力的有限不能較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教師從感性出發,從具體到抽象來引導他們學習認識自我的方法。【教學方式】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標要求】能夠全面、準確認識自己【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和掌握約哈里窗四個方面的我,公開的我,盲點的我,隱藏的我,潛力的我能力目標:能夠在理解四個方面的我之后利用約哈里窗的妙招去全面地、準確地認識自我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不斷發掘自我,全面的認識自我,發掘自身潛力樹立動態認識自我的觀念 【教學重點】約哈里窗理論【教學難點】使用約哈里窗分析自我教學過程(表格描述)環節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時間課題引入一、認識自我重要性趣味導入:PPT呈現斯芬克斯之謎讓學生猜謎底調動好奇心,猜謎互動熱身,激發學生興趣引入認識自我的話題2分鐘新課導入思考“我是誰”如何全面正確認識自己拋出問題“我是誰”,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根據學生回答引出全面、準確認識自己需要方法思考“我是誰”,“怎樣全面認識自己” 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分鐘講授新課劇目表演問題引領二、認識自我的方法心理學約哈里窗理論:公開的我隱藏的我盲點的我潛力的我如何準確全面認識自我總結反思邀請學生一起來觀看“班級好萊塢”話劇 “悠悠特煩惱”觀看第一幕:神秘的來信【幕后提問1】:在第一幕中悠悠是通過哪些途徑認識自我的呢?根據學生回答總結:認識自我首先就要認識公開的我歸納妙招1:認識自我看公開,我知他知有共識展示兔子圖片,【過渡問題】:大家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么?【幕前提問】:他人面前展示出的就是全部、真正的自己嗎?根據學生回答引出第二幕觀看第二幕:蘇格拉底的追問蘇格拉底的追問讓悠悠分享了一些秘密【幕后提問】:悠悠分享秘密之前,他人知道這樣的悠悠嗎?引導學生理解自我沒有在公眾面前呈現的這部分就是隱藏的我 【幕后提問】:之前悠悠為什么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秘密的看法,引導學生適度揭開秘密歸納妙招2:適度揭開隱藏我,分享讓你大不同觀看第三幕:朋友“大揭秘”【幕后提問】:我們身上存不存在自己看不見但別人看得很清楚?引出“盲點”【幕后提問】:朋友揭秘之前悠悠知道這樣的自己嗎?通過學生回答引導“盲點的悠悠”為了加深學生對盲點我的理解,設置游戲環節深化認識【游戲環節】:邀請2位學生上臺第一次:蒙著眼睛讓其中一人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人的五官并分享感受第二次:同樣蒙著眼睛畫,但讓旁邊的朋友指導她結束后分享感受引導學生當看不到的時候很可能你的實際和畫出來的有差別,但通過朋友指導可以得到改善從游戲引導到認識自我,強調盲點的我需要不斷挖掘和關注,通過別人的幫助來實現。歸納妙招3:不可忽略盲點我,對比發掘更全面觀看第四幕:喚醒心中的巨人【幕后提問】:分享大家對游戲的體驗通過體驗引出“潛力的我”【幕后提問】:如果明天再做這個游戲,你會怎么調整自己的估計呢?學生分享后引導如何發掘潛力的我,強調不是空想、幻想要通過一步步實踐來挖掘展示“潛力的我”冰山圖引出歸納妙招4:無限潛力待激發,步步實踐喚巨人總結約哈里窗四個方面:根據板書引導學生今天學習的這扇“窗”叫約哈里窗【反思問題】:讓之前上課回答“我是誰”的同學在學過之后再次回答同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回顧約哈里窗的四個我及每個領域中的妙招表演情景劇第一幕,思考相關問題表演情景劇第二幕,思考相關問題表演情景劇第三幕,思考相關問題;參與游戲,在游戲中體會盲點的我表演情景劇第四幕,參與游戲,思考相關問題;在游戲中體會潛力的我對比體會強化知識從感性的劇情出發,引發學生對自我認識方法的思考,基于劇情的發展一步步梳理約哈里窗的四個方面,層層推導,個個“突破”,逐步理解認識自我的方法25分鐘約哈里窗實際應用三、方法應用:約哈里窗的應用即認識自我之窗的小組活動【過渡】:以上是悠悠透過約哈里窗認識自我的過程,接下來將認識自我之窗的表格發給學生,以8人小組為單位填寫表格。主動思考,小組合作,完成表格跳出案例建立分析自我的能力5分鐘理論探究分析四、方法深究約哈里窗四個我之間關系的探討【問題1】:為什么人要認識自己?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注重引導認識自己的目的是完善自己,遇到更好的自己。【問題2】:怎樣的我是完善的?如果這四個我的面積可以變化,你的想法是?讓學生對于四個我關系引發思考,并引導學生在悅納自己的同時要注重自我分析,思考如何才是較好的我。交流分享,共同感悟深化對約哈里窗理論內在關系的思考2分鐘總結提升課堂小結回顧本節課主要內容即約哈里窗相關內容,強調認識自我是一個動態過程,約哈里窗可以作為不斷認識自我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方法。回顧思考 總結本節課主要學習內容,強化認識工具的作用5分鐘板書設計建立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認識自我 約哈里窗自知隱藏的我公開的我 他知他不知潛力的我盲點的我自不知教學特色本節課通過情景劇“悠悠特煩惱”這樣較為鮮活的呈現方式,將這個時期學生在自我認識方面遇到的困惑通過一幕幕劇情顯性化,通過剖析身邊同學“悠悠”這個案例,將學生的自我認知和案例人物建立連接,從而實現認識方法的“輸入”。本節課主要采用理例結合的方式,對于認識自我的方法約哈里窗,主要是通過情景劇一幕幕呈現在大家面前,讓大家對于“理”經歷了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呈現例的同時,案例的剖析也循著“理”的軌跡,通過一層層發掘案例一幕幕問題牽引,在理解“理”的軌跡上去挖掘悠悠案例,同時注重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在體驗中感受認識自我的魅力與方法。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真正掌握和應用自我認識的方法,這節課還以理釋例,通過小組活動和完成認識自我之窗,讓大家分析自己,培養自己認識自我的能力。最后還對約哈里窗四個我之間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享,引導學生學會“悅納自己”同時還要不斷完善自己
- 關 鍵 詞:
- 部編版七 年級 上冊 道德 法制 3.1 認識 自己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