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1.1中學序曲教案.doc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中學序曲教案(1)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從小懷抱夢想,樹立目標,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去實現創新進取的人生。2.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2.難點、是如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教學過程: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已的夢想,今天我們一起進入“少年有夢”的學習。聽音樂夢想起航師:你們知道“夢想”是什么?生:暢所欲言師總結:夢想就是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和渴望,是人類最天真最無邪最美麗最可愛的一種愿望。師:接下來就讓我們打開自己夢想百寶箱傾聽你那美麗的夢想。生:“我以后想當超人,幫助好人,戰勝壞蛋”;“我長大了想當老師,教別人學知識”;“我長大了想飛上太空去看看”;“我長大了要養好多小動物,讓他們不再孤獨”;“我想快點長大,長大了可以照顧爸爸媽媽,因為我愛他們”. 欣賞:周恩來、萊特兄弟的圖片探究一有夢就有希望1.名人故事引入師:有夢就有希望,有夢想才能有進步,我們一起來聽“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的故事吧。一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為生。有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并很快消失在遠方。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里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只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于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生:. 教師小結:師展示課件:1、有時“夢想”是不切實際的,雖然美好,但在常人看來是不可能的。可是,現實中有很多事情的發生就是從夢想開始的。你們猜:“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能實現嗎? 2、夢想為“萊特兄弟”飛翔成功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對照課本9-10頁)生:. 教師小結:師展示課件:1、實現了。因為兄弟倆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并一直努力著,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此他們發明了飛機。這兩個人就美國的萊特兄弟。2、它能夠讓萊特兄弟堅持飛翔的正確方向不動搖、不斷的激發萊特兄弟飛翔的熱情和勇氣,激勵著萊特兄弟激發自己的潛能,一又一次的進步和發展。欣賞:楊利偉、劉翔的圖片教師小結:我們共同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我們個人的夢與與祖國的夢、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讓我們一起攜手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共享夢想成真的機會,共享與祖國和時代共同成長的機會。欣賞:楊利偉、劉翔的圖片探究二努力就有改變 夢想不能僅是一張小小的紙片,我們更不能讓夢想只是一個夢而已,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師展示課件:萊特兄弟的真實故事 萊特兄弟自幼對飛行有濃厚的興趣。他們先是伏在山坳里觀察老鷹是怎么飛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畫下來。按照老鷹飛翔的樣子,兄弟倆在1900年10月,終于制成了他們的第一架飛機-滑翔機。1896年萊特兄弟從發明家蘭萊,飛行失事犧牲中深受影響,仔細研究蘭萊飛機的部件,從中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他們又開始了自己新的試驗,這次他們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的木頭軌道,把飛機放在上面,弟弟維爾伯坐上去,發動飛機。飛機在軌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啊,終于成功啦!”話音還沒落,飛機突然墜落下來。“到底什么原因呢?”兄弟倆又開始思考起來。他們試著把軌道從斜坡上拿下來,放在平地上,再次試飛。這回飛機一下子飛到三米多高,而且能水平向前飛。飛機飛行了30米左右后,穩穩地落到地上。萊特兄弟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他們抱在一起,笑得眼淚都出來了。萊特兄弟從收到爸爸的怪禮物到研制飛機成功總共用了26年,失敗了無數次,試飛的時候,萊特兄弟也多次摔傷。看來,任何事情都不是輕而易舉成功的呀。萊特兄弟終于圓夢了,他們的法寶是什么?生:是堅持不懈、是執著追求、是夢想、是不斷的努力進取. 師總結:是不懈的努力。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從頭再來的勇氣,對堅定信念和美好的不懈追求。1、努力,需要立志。早理智,立大志,立長志。把自己的志向融入到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2、努力需要堅持。只要堅持,多大的絆腳石也會變成墊腳石。3、努力需要方法。方法對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想法。改變自己就是改變自己的缺點,改變自己就改變自己落后的一面!面對未來的人生我們要有努力改變自己的勇氣,還要有努力改變自己的決心,具備了這些,我們的人生就永遠是一個有活力的人生!板書設計: 有夢就有希望 少年有夢 努力就有改變課堂小結:這一節課我們圍繞萊特兄弟的故事,一起學習了夢想的作用,以及怎樣把夢想變成現實。希望同學們自覺的把今天所學的知識應用與實際當中去。學以致用:1、少年有夢的作用(A)(1)能激發生命的熱情。(2)不斷進取。(3)有正確的航向。(4)有夢就有成功。(1)(2)(3)B、(1)(2)(4)C、(2)(3)(4)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 )A有夢就有希望 B .有夢就能實現 C.有夢需要堅持 D .有夢就需要努力下列對夢想”說法正確的是(B)a、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b、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c、夢想是成功的基石。d、夢想是人類對于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和渴望。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中學序曲教案(2)初中政治七年級上冊第一課中學時代1.1中學序曲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自己在升入初中后面臨的變化。知道中學時代的重要性,把握中學時代提供給自己的機會,初步規劃自己在中學時代的讀書目標和想要完成的事。2、能力目標:在認知基礎上培養熱愛中學時代的過程,學會自主探究的方法。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熱愛新的學習環境,把握中學時代的發展機會。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中學時代的重要性。2、難點:把握中學時代提供的機會,重塑一個新的自我。三、學法: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閱讀法四、教法:啟發式、講授法五、課前準備:1、學生填寫課前自主學習,進行預習。 2、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與活動,制作課件。六、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新課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歌詞,并同時播放歌曲中學時代。2、齊讀教材序言中的詩中學時代。3、師導入:正如詩中所言:中學,我們來了!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樣詩意的激情一起來開啟中學序曲。(板書課題) (二)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本P2-P2的內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把你認為的重點內容用鉛筆勾畫。 (三)學習新課(師生研討案例,互動學習)(1)新的起點 1、中學時代像一首歌,讓人回味無窮,如果讓你為這首歌作詞,你準備用什么語言來描繪自己心中的中學時代呢?講講我的故事:開學第一天我是這樣度過的當我拿到新課本時我認識的第一個新同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位老師我第一天上課時的心情 我第一天上課回到家老媽這樣對我說 2、探究:你認為中學生和小學生有什么不一樣? 3、探究與分享:上了中學,你覺得長大沒有?你對中學生活有哪些期待?4、探究與分享 請用不同的詞語,和同學分享你對中學生活的初步感受。一起來總結:中學生活有哪些新感受?5、小組討論:與小學相比,中學生活有哪些變化 規則:、只允許與組內的成員討論,不能與組外同學討論。 、每組提出你們觀察到的兩點新變化,后面的小組的所提的變化不能與前面小組一樣。 、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由他/她來發表你們小組的觀點。 、小組討論時間為3分鐘。 6、探究與分享:閱讀錢學森對中學時代的評價 請查閱相關人物的資料或采訪身邊的人,記錄他們對中學生活的回憶,并寫下自己的發現和思考。 多媒體出示名人的中學時代。 根據上面的活動,想一想:中學時代有什么重要性? 答:1.中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2.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隨著身心的不斷發展,我們開始深入探尋生活的奧秘,滿懷好奇地撩開精神世界的面紗;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我們開始主動發現和認識自己;隨著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越發具體而深入;隨著生活體驗的日漸豐富,我們開始自覺磨礪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義這將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 (2)成長的禮物 1、中學生活,對我們來主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你最想挑選哪類禮物?你希望盒子里裝的是什么禮物?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 2、閱讀教材思考:中學時代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哪些機會? 集體生活,涵養我們的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 新的課程,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 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 3、探究與分享:小學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進入中學,你打算如何彌補? 4、探究與分享:你讀過教材中所列書單中的哪些書?你有信心在實踐階段讀完這些書嗎? 可以請老師和父母幫你完善這份書單,也可以請同學一起來讀。 分享一下這份書單中沒有,但你讀過的有意義的書,請給同學們講一講你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5、閱讀教材回答:21世紀,我們需要學會什么? 答:第一,學會學習。第二,學會變革。第三,學會成長。6、拓展空間: (1)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下中學階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幾件事。(2)與父母進行一次溝通,聽聽他們希望你在初中三年要完成的事情。(3)請思考:哪些事情必須現在做?哪些事情可以將來做?哪些事情需要一生去做? 七、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八、板書設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中學序曲教案(3)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了解自己在升入初中后面臨的變化。知道中學時代的重要性,把握中學時代提供給自己的機會,初步規劃自己在中學時代的讀書目標和想要完成的事。 能力目標在認知基礎上培養熱愛中學時代的過程,學會自主探究的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熱愛新的學習環境,把握中學時代的發展機會重點中學時代的重要性難點把握中學時代提供的機會,重塑一個新的自我。學法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閱讀法 教法啟發式、講授法課前準備1、學生填寫課前自主學習,進行預習。2、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與活動,制作課件。教 學 過 程個 案一、歌曲導入新課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歌詞,并同時播放歌曲中學時代。2、齊讀教材序言中的詩中學時代。3、師導入:正如詩中所言:中學,我們來了!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樣詩意的激情一起來開啟中學序曲。(板書課題)二、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本P2-P2的內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把你認為的重點內容用鉛筆勾畫。三、學習新課(師生研討案例,互動學習)(一)新的起點1、中學時代像一首歌,讓人回味無窮,如果讓你為這首歌作詞,你準備用什么語言來描繪自己心中的中學時代呢?講講我的故事:開學第一天我是這樣度過的當我拿到新課本時我認識的第一個新同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位老師我第一天上課時的心情我第一天上課回到家老媽這樣對我說2、探究:你認為中學生和小學生有什么不一樣?3、探究與分享:上了中學,你覺得長大沒有?你對中學生活有哪些期待?4、探究與分享(1)請用不同的詞語,和同學分享你對中學生活的初步感受。(2)一起來總結:中學生活有哪些新感受?5、小組討論:與小學相比,中學生活有哪些變化規則:、只允許與組內的成員討論,不能與組外同學討論。、每組提出你們觀察到的兩點新變化,后面的小組的所提的變化不能與前面小組一樣。、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由他/她來發表你們小組的觀點。、小組討論時間為3分鐘。6、探究與分享:(1)閱讀錢學森對中學時代的評價(2)請查閱相關人物的資料或采訪身邊的人,記錄他們對中學生活的回憶,并寫下自己的發現和思考。(3)多媒體出示名人的中學時代。(4)根據上面的活動,想一想:中學時代有什么重要性?答:中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隨著身心的不斷發展,我們開始深入探尋生活的奧秘,滿懷好奇地撩開精神世界的面紗;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我們開始主動發現和認識自己;隨著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越發具體而深入;隨著生活體驗的日漸豐富,我們開始自覺磨礪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義這將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二)成長的禮物1、中學生活,對我們來主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1)你最想挑選哪類禮物?你希望盒子里裝的是什么禮物?(2)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2、閱讀教材思考:中學時代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哪些機會?(1)集體生活,涵養我們的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2)新的課程,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3)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4)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3、探究與分享:小學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進入中學,你打算如何彌補?4、探究與分享:(1)你讀過教材中所列書單中的哪些書?你有信心在實踐階段讀完這些書嗎?(2)可以請老師和父母幫你完善這份書單,也可以請同學一起來讀。(3)分享一下這份書單中沒有,但你讀過的有意義的書,請給同學們講一講你推薦這本書的原因。5、閱讀教材回答:21世紀,我們需要學會什么?答:第一,學會學習。第二,學會變革。第三,學會成長。6、拓展空間:(1)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下中學階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幾件事。(2)與父母進行一次溝通,聽聽他們希望你在初中三年要完成的事情。(3)請思考:哪些事情必須現在做?哪些事情可以將來做?哪些事情需要一生去做?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 。我懂得了 。布置作業必做題完善自己的讀書規劃選做題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下中學階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幾件事。打算怎樣完成。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七上道德與法治享受學習教案(1)總第7、8課時2.2享受學習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懂得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交織的一種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認識和發現自我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無窮快樂,認識到學習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2.能力目標: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辨證思維的能力,并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學習苦中有樂,領會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任職內驅力,通過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辨證得客觀地看待學習中的苦與樂,并能夠正確對待。 難點: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種享受,學習是一種快樂”。【教學方法】:事例分析法;講解法;談話法;討論法三【教學時間】:一課時四【教學過程】 K1:框題K2:自學導航1.怎樣正確看待學習?=為什么學習是苦樂交織的?2.為什么要珍惜學習機會,享有受教育的權利?3.如何體驗學習的快樂?4.享受學習的意義5.初中學習生活的重要性K3:小游戲-你眼中的學習是什么顏色的?并說明理由【問題接龍】K4:(一)學習中的苦與樂K5:學習中有樂【問題接龍】K6:學習中也有苦【問題接龍】K7:1.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學習?【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K8-12:伊拉克戰火中的失學兒童【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9-17:“5.12四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18:我國文盲、失學兒童的驚人數據【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19-24:希望工程、貧困山區的學生狀況等【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5-26:珍惜學習,苦中有樂【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7:義務教育法對青少年的學習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8:希望工程的部分成果【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9:2.珍惜學習機會和受教育的權利(?)【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K30:(二)探索世界的奧秘K31-34:你對古埃及金字塔了解多少?你對金塔有哪些疑惑?【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K35-39:真有外星人嗎?武夷山懸棺之謎、誰造的麥田圈?復活節島石像、恐龍滅絕之謎【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40:3.如何體驗學習的快樂?【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K41:4.享受學習的意義【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K42:5.初中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課堂小結(略)課外作業:金榜學案(1班P7-12;6班P1-12.下周一下午交)總第7、8課時2.2享受學習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懂得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交織的一種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認識和發現自我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無窮快樂,認識到學習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2.能力目標: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辨證思維的能力,并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學習苦中有樂,領會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任職內驅力,通過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辨證得客觀地看待學習中的苦與樂,并能夠正確對待。 難點: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種享受,學習是一種快樂”。【教學方法】:事例分析法;講解法;談話法;討論法三【教學時間】:一課時四【教學過程】 K1:框題K2:自學導航1.怎樣正確看待學習?=為什么學習是苦樂交織的?2.為什么要珍惜學習機會,享有受教育的權利?3.如何體驗學習的快樂?4.享受學習的意義5.初中學習生活的重要性K3:小游戲-你眼中的學習是什么顏色的?并說明理由【問題接龍】K4:(一)學習中的苦與樂K5:學習中有樂【問題接龍】K6:學習中也有苦【問題接龍】K7:1.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學習?【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K8-12:伊拉克戰火中的失學兒童【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9-17:“5.12四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18:我國文盲、失學兒童的驚人數據【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19-24:希望工程、貧困山區的學生狀況等【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5-26:珍惜學習,苦中有樂【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7:義務教育法對青少年的學習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8:希望工程的部分成果【課件展示,教師講解】K29:2.珍惜學習機會和受教育的權利(?)【分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K30:(二)探索世界的奧秘K31-34:你對古埃及金字塔了解多少?七上道德與法治享受學習教案(2)一、教材分析:作為初一學生,學習課程多、負擔加重,針對這些新問題,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困難,困難多了,就會挫傷學習積極性。能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候把握好自己的學習生活,對他們的學習將產生很大的影響。本課相對應的課標是“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學習是一個人的權利;認識到學習是有苦有樂的;使學生知道通過學習,可以探索世界的奧妙。2、能力目標:通過課前調查、課堂討論、小組探究等,使學生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有效地調控,并從體驗學習中的苦與樂地過程中,學會尋找學習中的樂趣,知道珍惜自己的權利。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過程是艱苦的,同時也蘊含著極大的樂趣,最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培養對學習的樂趣,熱愛學習。三、教學重點:體驗學習活動中的苦與樂,認識學習的必要性。四、教學難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學會體驗學習的樂趣。五、教學方法:教學以學生探究、體驗為主,教師輔以引導法、設問法、討論法、對比法、演示法、歸納法等組織開展活動。學法指導:指導學生討論、合作探究、學習對比、歸納等方法,加強學生體驗,使思想教育達到內化的目的。七、教學過程第二課 第二框 享受學習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情境導入播放動畫兒歌小兒郎欣賞歌曲,思考歌曲反映的道理讓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有感性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習積極性。活動一:吐露困苦、分享快樂課件展示:教師歸納學生的發言,課件投影附板書(如學生的回答超出教師的范圍,在黑板上板書):孤獨、枯燥、辛苦、壓力小組合作討論,學生自由發言,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學習過程中苦的表現是什么?指定小組代表總結發言。(作業多、考試壓力在、競爭大、樂趣少、玩的時間少等)培養自我分析能力,培養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總結和表達的能力。師引導:學習中有很多苦,那有沒有過快樂的時候呢?課件投影填空題:在學習中,我難忘的快樂瞬間是_____,因為當時_____,所以我快樂!學生結合填空,交流自己在學習中的樂趣。小組討論匯總,組長總結發言:學習有苦也有樂:戰勝困難后或解決問題后的喜悅、努力考了好成績作業等獲得了教師的表揚、成功后的鮮花與掌聲活動二:課件展示:列舉身邊人的成才故事 培養合槐樹鄉中心學校 電子教案故事大薈萃古今中外勵志故事集 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活動三:真情告白指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苦與樂當你覺得學習很苦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樣做的的?當你覺得學習很快樂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樣做的的?培養辯證能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承轉過渡知識小結:學習是一個苦難交織的過程。世間的萬事都是相對的,有好的一面自然有壞的一面,就如我們的學習生活,有苦澀夾雜也有快樂滲透。苦與樂是孿生姐妹苦隨樂,樂伴苦。學習生活是苦的,但其中的樂也不少,只要我們在艱苦的學習生活中尋找樂趣,那么我們的生活將更快樂,更充實。活動四:青春誓言當今世界很多地方有許多少年兒童因為戰爭、疾病和貧窮而失去上學讀書受教育的機會感受失學的痛苦,珍惜自己的權利和機會集體誓詞:我們要珍惜學習權利和機會,努力學習、銳意進取。引導從體驗學習中的苦與樂地過程中,學會尋找學習中的樂趣,知道珍惜自己的權利活動五:探索未知,發現真理 課件展示。世界之謎系列圖片最后作適當的補充和總結。全班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各小組合作探究,搜索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之謎,討論后選出代表發言,闡述本小組搜索結果。培養合作能力。發揚科學精神通過對世界奧妙的探索,掌握豐富而新奇的知識,培養科學探索精神,體會學習的快樂。活動六師再次用多媒體展示課件中的圖片,請同學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和體會。討論學習的意義:社會上人才的競爭,個人要生存、為社會做貢獻、未來生活得更好。國際間的競爭,防止落后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 關 鍵 詞:
- 部編版七 年級 上冊 道德 法制 1.1 中學 序曲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