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5《物體的顏色》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物理八年級上北師大版第五章第五節物體的顏色教學設計課題:物體的顏色一、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北師大版P117- P119,第五章第五節物體的顏色。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現象;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3.知道物體的顏色如何決定。【過程與方法】:嘗試從實例和活動中掌握新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 1.自己動手;2.積極參與課堂討論;3.注意傾聽;4.相信自己、表現自己的習慣。三、課型:新授課四、課時:第1課時(總1課時)五、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嘗試從實例和活動中收集、加工信息掌握新知識2.教學難點:如何正確提煉和應用物體的顏色的知識六、教學方法1.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2.學法指導:合作探究法、歸納總結法七、教具: 導學案、多媒體輔助教學、視頻八、教學程序設計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說明(一)引入播放視頻顏色對比片段問:你有何感受?(提到彩色的好)問:五彩繽紛的世界是怎么來的呢?要知道其中的奧妙,就要走進物體的顏色的知識殿堂。引入課題:(板書)五、物體的顏色帶著好奇,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有梯度的設立問題情景,二重遞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二)光的色散PPT出示問題和圖片,通過講解、問答并播放視頻,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來交流學習光的色散的知識。1.問題探究讓一束太陽光(白光)斜射到三棱鏡上,通過三棱鏡折射后,會看到什么現象?2.實驗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叫光的__________。3.實驗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個環節,老師做必要的講解和補充。認真傾聽,動眼、動腦、動口,領會問題學生帶著預設問題看視頻,組內對學、群學在導學案上寫出答案后口頭匯報并評價、補充舉手者,展示分享,其余學生傾聽,補充問題設疑,激發求知欲鍛煉學生觀察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培養大膽展示自己和勇于提出問題的能力(三)光的三原色原理PPT出示光的色散的圖片問:白光通過三棱鏡能分解成七色光,那么,色光的混合會不會出現白光呢?(提到會或不會) 引入主題活動二:色光的三原色PPT出示問題,通過問答、播放視頻,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光的三原色的知識。1.問題探究 色光的混合會出現白光嗎?顏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情況一樣嗎?2.探究過程 (1)色光的混合 要求學生注意從視頻中獲取信息,播放視頻,出示圖片,讓學生回答以下問題:色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綠=_________ 紅+藍=_________綠+藍=_________ 紅+綠+藍=_________說明:電視、電影都是根據色光三原色所制成。(2)顏料的混合宣布活動規則:要求學生對比色光的混合規律,對照顏料的混合圖,結合課本,小組合作,完成PPT和導學案中的問題。PPT中的問題如下,選三位學生在小黑板書寫并對照圖片給大家講解,同時,組織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和補充。顏料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紅+黃=________ 品紅+青=________黃+青=________ 紅+黃+藍=________說明:繪畫時用顏料的三原色就可調出大部分色彩。導學案中的問題如下,(即實驗結論部分)通過引導,讓學生主動說出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的不同點。 3.實驗結論 色光的三原色:_____ 顏料的三原色:_____ 紅、綠、藍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這叫做光的________原理。可見,色光的混合 出現白光。(會或不會)顏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 。紅、黃、藍三種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調出各種不同顏色來。各環節,PPT展示并做必要的講解和補充。大膽猜想,積極發言獲取信息,解決課件中的問題對照課件中的問題,組內交流約定:生日在7月份的同學在黑板上寫出答案并講解,其余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問題,進行評價、補充、糾正對照預設問題,仔細觀察圖片,積極回答問題,解決問題 鍛煉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及展示能力鍛煉解決問題能力突破自我,升華知識培養觀察圖片和總結問題的能力加深對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的理解(四)物體的顏色PPT出示關于顏色的圖片五顏六色 一碧千里 萬紫千紅問:你看到了什么顏色?(提到五光十色、一碧千里、姹紫嫣紅)問:這些顏色好看嗎?(提到好看)五彩繽紛的世界給我們的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彩色記憶,那么,為什么物體的顏色會不同?引入主題活動三:物體的顏色PPT出示問題,通過播放視頻、出示圖片、問答、啟發,引導學生學習物體的顏色的知識。1.透明物體的顏色 讓學生注意從視頻中獲取信息,播放視頻,出示圖片,問答、啟發,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總結出: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 說明:透明物體透過與它顏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它不同顏色的光。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讓學生注意從視頻中獲取信息,播放視頻,出示圖片,結合導學案,問答、啟發,引導學生總結出: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說明:不透明物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它不同顏色的光。 PPT出示對比圖片,提示學生獨學或群學,通過問答、啟發學生完成導學案中的問題:白色物體 所有的色光,黑色物體 所有的色光。跟蹤訓練(拓展) 變色的小兔子 PPT出示圖片和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問答、啟發、鼓勵等方式來完成對應的問題。1.透過純紅的玻璃片觀察小兔的圖片,會看到什么樣的現象?2.透過純藍的玻璃片觀察小兔的圖片,會看到什么樣的現象?主題活動小結PPT出示問題,鼓勵學生分享總結:如果一個物體能反射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 )色;如果一個物體能吸收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 )色;如果一個物體能( )所有色光,則該物體是無色透明的。體現課程標準 生活 物理 社會 過渡語言:物理是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社會,下面看幾個具體體現。PPT出示文字和圖片,鼓勵學生朗讀,讓學生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1.攝影中,為了改變拍攝影像的色調,常將某種顏色的玻璃擋在照相機鏡頭前,將通過的光加以過濾,只允許某種色光通過而吸收其他色光。這些玻璃所起的作用和玻璃紙類似,被稱為濾色鏡。2.園藝家為什么失敗?一個愛研究的園藝家想,植物葉子多數呈現綠色,可能是植物喜愛綠色的緣故。于是他將溫室的房頂和四周都安裝綠色玻璃,只讓陽光中的綠光照射植物,他認為這樣必將使植物生長更快,產量更高。可是園藝家失敗了,這是由于他不懂得物體的顏色是怎樣形成的物理知識所造成的悲劇。因為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葉子呈綠色,說明植物反射的是綠光,也說明綠光正是植物不喜愛(或恰恰是對植物生長無用)的。只給植物照綠光,植物就會因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長緩慢,甚至枯萎。3.彩色電視機屏幕上布滿了熒光點,這些點發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復合起來就形成了各種各樣顏色的光。各環節,PPT展示并做必要的講解和補充。積極發言觀看視頻和圖片,聯系實際,總結結論觀看視頻和圖片,聯系實際,總結結論觀察圖片,合作交流,總結結論獨立思考,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傾聽,動眼、動腦、動口,共同感悟新知理解其意,積極舉手發言動眼、動腦、動口,共同感悟新知鍛煉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提高獲取信息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鍛煉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鍛煉解決問題能力,突破自我培養大膽展示自己的能力讓學生拓展視野,升華知識當堂檢測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導學案中當堂檢測習題,對照課件反饋并自我批改,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1.彩虹是太陽光通過空中小水珠形成的______現象,彩虹的最上邊是 色。 2.用放大鏡觀察彩電的畫面,你將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發光區域是 。3.太陽光照射到紅紙上呈_____色,紅光照射到白紙上呈____色,黃光照射到紅紙上呈____色。這些現象都表明了有色不透明物體反射跟它顏色_____的光,而吸收跟它顏色_____的光。4一位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節目,她穿著白色上衣和紅色裙子,當用綠追光照射她時,舞臺下的觀眾會看到她的服裝顏色是:上衣是_____色,裙子是_____色。5.透過紅玻璃看藍布是黑色,是因為( ) A.紅玻璃將藍布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B.藍布反射的光透過紅玻璃與紅玻璃發出的紅光混合成黑色光C.紅玻璃幾乎全部吸收掉藍布反射的色光因而沒有光透過紅玻璃D.紅玻璃將藍光全部反射因而沒有光透過紅玻璃 答案:1.色散 紅;2.紅、綠、藍;3.紅 紅 黑 相同 不同;4.綠 黑;5.C認真快速答題,完成后舉手約定:前五組的7號學生上黑板書寫答案,其余學生仔細觀察找問題,準備補充、糾正對照課件,跟著老師的節奏,發現問題,反思糾正檢測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培養書寫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鍛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自我,鞏固知識強化知識,提高解題能力,掌握解題技巧本課小結七、板書設計第五章 光現象五、物體的顏色光的色散: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物體的顏色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八、作業布置發揮想象,制作一個彩色陀螺。 九、教后反思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基本完成教學任務,怎樣才算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會了才算完成教學任務。從當堂檢測的結果看出,學生錯誤較少。從整體看,達到了高效課堂的“6個度”:即學生自主的程度、參與的廣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展示的風度都比較好,課堂小結的也比較有精度,達到“學-展-點-練-評”五環教學的效果,也符合新課標理念“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科學探究”。不足之處:由于時間關系,沒能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拓展,比如:物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較多的例子。因為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要在教學中體現“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的教育理念,還要注意點撥的力度和多角度的評價,盡量在教學中能更好地滲透新課標提出的“注重評價改革導向,促進學生發展”的理念。今后教學應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