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噪聲與環保》教案(周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噪聲與環保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二、能力目標1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方法。2通過學習控制噪聲的辦法,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網站,查閱資料等多種途徑獲取知識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境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教學重點】通過實驗和體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難點】了解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噪聲的等級。【教學方法】討論法、閱讀法、實驗法。【教學準備】鬧鐘、紙盒、棉花、玻璃、鐵鍬、播放器。【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教師用播放器放一段優美動聽的音樂并提問:問題1: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請學生回答。問題2:聲音從錄音機發出是如何傳播到你們耳中的?請學生回答。教師進一步舉例說明聲音的傳播條件:需要介質。找同學分別舉例。一、引入新課教師用播放器播放1個音頻。聽音樂的時候大家很享受、陶醉,隨后用鐵鍬拉地,而聽到噪聲時很多學生不自主地捂住耳朵。由此引入課題:第一段優美的音樂大家都很喜歡,那么這種聲音叫做什么?樂音。而第二段雜亂的聲音令大家心煩意亂,不愿意聽。這種聲音叫做什么?噪聲。為什么兩段聲音給大家的感受卻截然不同呢?它們分別是怎樣產生的呢?噪聲有哪些危害?我們又該如何控制噪聲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二、講授新課1、噪聲的定義(1)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從物理角度和環境保護的角度理解噪聲的含義,找出樂音和噪聲定義、波形的不同。分組討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用什么實驗可以驗證你的說法?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3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有哪些?4你能舉出生活中噪聲的實例嗎?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并分組討論。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師生共同活動(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進行補充講解)(2)教師總結學生的分析結果,得出噪聲的含義:物理角度: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而發出的聲音。樂音的定義:發聲體做規則振動而發出的聲音。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觀察樂音和噪聲的波形圖,并找出不同之處:樂音的波形:有規則噪聲的波形:無規則。環境保護角度:凡事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問題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這個理論可從下面的演示實驗得到證實。展示觀察噪聲的波形。生仔細觀察。實驗結果:鐵鍬刮地面時產生的噪聲的波形沒有規則,音叉聲音的波形有規則。問題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例如:優美動聽的音樂有時也會變為噪聲。問題3:城市噪聲的來源是非常多的。(1)交通運輸噪聲:各種交通工具的喇叭聲、汽笛聲、剎車聲、排氣聲、機械運轉聲等。(2)工業噪聲:紡織廠、印刷廠、機械車間的噪聲。(3)施工噪聲:筑路、蓋樓、打樁等。(4)社會生活噪聲:家庭噪聲、娛樂場所、商店、集貿市場里的喧嘩聲。問題4:(1)自習課上,教室里很安靜,不小心學習用具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2)來自建筑工地上攪拌機的隆隆聲。(3)生活區里汽車、摩托車發動機發出的聲音。(4)家里電冰箱起動時的聲音。(5)小商販的叫賣聲。(6)在家里穿著高跟鞋走動時發出的聲音。(7)生活區里人們的吵、鬧、哭、笑聲。(8)鄰居電視機過大的聲音。(9)數學課上有人偷聽音樂的聲音。師聲音有強有弱,聲音的強弱通常以分貝(decibel,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請同學們觀看“一些聲強的分貝數和人們相應的感覺”錄像,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1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____dB;較為理想的生活環境為____dB;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的聲強為____dB;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的聲強為____dB以上;能引起雙耳失去聽力的聲強為____dB2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____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____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____dB3噪聲的危害表現在哪些方面?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多媒體。師生共同活動:10;1540;70;90;150.290;70;503噪聲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心理影響:使人煩躁、精力不集中,妨礙睡眠和休息。(2)生理影響:使人耳聾、頭痛、消化不良、視覺模糊等,嚴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高強度的噪聲能夠損壞建筑物。噴氣式飛機產生的噪聲能夠將附近建筑物的窗戶玻璃震碎,噪聲導致工作設備“疲勞”以至斷裂等。師噪聲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聲十分重要。請同學們閱讀90頁控制噪聲,并回答下面的問題:1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是什么?2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是什么?3請同學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證實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4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屬于哪一種?生閱讀并展開激烈的討論。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師生共同活動:問題1: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這樣三個階段:(1)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2)空氣等介質的傳播。(3)鼓膜的振動。問題2: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是(1)防止噪聲產生(在聲源處減弱)。(2)阻斷它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防止它進入人耳(在人耳處減弱)。問題3: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實驗,實驗可用鬧鐘做聲源。(1)將正在發聲的鬧鐘用泡沫塑料墊起(在發聲處減弱噪聲)。(2)將正在發聲的鬧鐘置于空紙盒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處減弱)。問題4:摩托車的消聲器采用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城市道路旁的隔聲板采用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采用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三、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1噪聲的來源及其波形的特點。2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噪聲分別指什么。3噪聲的危害。4減弱噪聲的有效途徑。【作業布置】調查一下校園里或者你家周圍有什么樣的噪聲,應該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動課上和班里的同學進行交流,看看誰的調查更細,采取的措施更好。【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