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樂音》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題: 樂音設計思想教學思想:營造富有情感的教學氛圍,讓樂音走進課堂,讓游戲走進課堂,讓生活走進課堂,讓學生在寬松、積極、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用心探究物理的美。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方法:實驗、討論、講授學情分析教學內容分析課標要求“通過探究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了解樂音的特性。”應充分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的實驗中探究、總結出聲音的基本規律。學生分析對“音調”和“頻率”的認識;對“音調”、“響度”的正確區分是學生認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點。教學目標1. 知道音調、響度、音色是樂音三要素。 2. 常識性了解音調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響度的大小是由發聲體振動幅度和遠近位置決定。3. 知道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是由音色決定。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樂音三要素教學難點頻率教學過程教學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學步驟(1)導入新課出示目標教學步驟(2)設置學案引導自學教學步驟(3)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學步驟(4)展示反饋精講點撥教學步驟(5)拓展訓練提高能力教學步驟(6)歸納總結布置作業什么是音調?音調由什么因素決定?什么是響度?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人們能分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是根據樂音的哪一個特征?實驗一:聽音發聲。實驗二:自行車輪轉動聽音。實驗三:撥動梳子 實驗四:撥動尺子實驗五:一分鐘拍手或跳繩實驗五:吉他撥弦實驗六:對學生說悄悄話實驗七:朗誦長歌行完成練習聽音發聲。聽看結合,注意變化,總結關系。抽象概念形象化。學生實驗。演示實驗。不同學生朗讀建立對音調高低的感性認識。由聲音的高低過渡到音調,再建立起和音調振動次數的聯系。引出頻率的概念通過實驗嘗試理解音調、頻率、聲音高低三者的關系。概括出聲音的大小和琴弦振動幅度的關系。響度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音色是發聲體固有的特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