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樂音》教案(蔣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樂音教案課題第四章第二節樂音教者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知道音調、響度和音色是樂音的三個要素,會用音調、響度和音色區別樂音2、 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的樂音的音色不同3、 常識性了解能引起人的聽覺的聲音的頻率范圍過程與方法1、通過做“響度與振幅的實驗”和“音調與頻率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樂音特征的三個因素及影響因素教學難點能夠較準確的描述響度和音調教學準備鋼尺、梳子、硬紙片、鼓、水杯教學方法啟發誘導式與實驗探究式教學相結合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二、新課教學(一)音調1、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2、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3、了解人耳的聽覺范圍、超聲波、次聲波(二)響度1、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2、探究影響響度的因素(三)音色三、課堂練習四、課堂小結五、德育滲透六、布置作業1、復習提問;聲音是怎么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嗎?請舉例說明2、教師演示敲擊水杯發聲 播放視頻牛人水杯演奏引入新課播放周杰倫、阿寶的歌曲片段,啟發學生思考聲音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入音調的學習 提問:阿寶和周杰倫的音調相同嗎?男低音、女高音音調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利用梳子、硬紙片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觀察振動情況教師巡視,進行指導請小組代表到前面進行實驗展示,介紹本組結論引導學生看書回答頻率的概念,啟發學生思考音調與頻率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看書回答播放音樂,演示提高音量后,聲音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發現聲音有強弱之分,引入響度的學習 ,對響度和音調進行區分指導學生用手摸著喉嚨,小聲說啊,大聲說啊,體會振動幅度有什么不同?教師演示: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球,演示輕敲、重敲,引導學生觀察鼓面的振動情況,提出猜想啟發學生利用鋼尺,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振動的幅度有什么不同教師巡視,進行指導請小組代表到前面進行實驗展示,介紹本組結論由生活實例,引出響度與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 游戲:教師說明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1、 猜猜我是誰2、 猜猜他是誰播放錄音 3、 猜樂器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能夠分辨出不同的聲音,進行音色的學習播放:模仿秀 提問:表演者模仿四大天王的聲音十分逼真,是因為他們聲音的那個要素十分相似出示問題從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學習了本節課,你有什么體會?選一件樂器,如二胡、琵琶、吉他或小提琴等,探究使弦樂器發出不同響度和音調的方法。1、學生思考回答: 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2、學生觀察,思考學生從中體會到聲音有高低之分,認識音調學生能夠回答出音調不同,阿寶的音調高。女高音的音調高學生分小組討論,確定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小組代表展示學生思考得出結論: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學生自學教材,了解人耳的聽力范圍,超聲波,次聲波學生觀察,體會聲音有大小之分,知道用響度表示知道調節音量就是調節聲音的響度學生進行活動后,回答大聲啊時振動幅度大學生觀察并思考,得出猜想:響度與振動的幅度有關學生分小組討論,確定實驗方案,得出結論小組展示,說明結論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夠答出:距離越近,響度越大。學生進行游戲全體同學都趴在桌子上,一位同學說話,其他同學猜他是誰學生從游戲中認識到樂音的另一個要素音色學生答出:音色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檢查學生對上節內容的掌握情況,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基礎視頻引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提出猜想,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歸納分析能力,培養合作交流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能夠對一些常識性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學生通過直觀觀察現象和親身體驗,更易于得出猜想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使課堂達到教學高潮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板書設計4.2樂音一、 音調1、表示聲音的高低2、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二、響度1、表示聲音的強弱2、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振動幅度越小,響度越小三、音色表示物體發出的聲音的特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