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4《平均速度的測量》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平均速度的測量教學目標:1、學會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教學重點:會用秒表和刻度尺測量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教學難點:記時,繪制表格。課前準備:秒表、刻度尺、斜面、小車、硬紙板。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同學們都看過蘋果落地的場景吧?大家看,這是一個蘋果由靜止自由下落的頻閃照片,請仔細觀察,你能看出蘋果的速度是怎樣變化的嗎?你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才可以測出蘋果下落過程中任一階段的平均速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均速度的測量。(板書課題)交代學習目標二、新課教學回憶平均速度的公式?要想測平均速度需要測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測量儀器?這個實驗的原理是vs/t那么這個實驗目的是什么?就是用刻度尺和秒表測量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家想要想完成這個實驗除了刻度尺和秒表之外還需要哪些實驗器材?在實驗之前我們先討論幾個問題:1、 怎樣取相等的兩段路程?從起點線開始,用刻度尺測出相等的兩段距離,并做好標記A、B、C。2、怎樣測小車運動的時間?(1)注意停表的使用方法。(2)上半段路程的時間怎樣測?方法:t1=tB(3)下半段路程的時間怎樣測?思考:能讓小車從B點開始運動嗎?能讓小車運動到B點時開始計時嗎?方法:t2=tctB3、實驗中應記錄哪些數據?4、如何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學生討論,各組匯報。 那么平均速度該如何測量呢?也就是實驗步驟,下面請各組討論測量平均速度實驗的步驟。學生繼續討論,然后匯報。教師強調注意事項。現在我們就根據討論結果,利用桌上準備好的實驗器材來完成小車平均速度測量的實驗。開始實驗小組匯報得出結論三、總結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四、課堂練習分必答和搶答兩部分。1、 下列各過程經歷的時間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人心臟跳動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個哈欠2、 平均速度測量的實驗原理________,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和______,需要的測量儀器分別是______和______。3、一個物體沿平直路運動,由靜止起在10s內加速到20m/s,共運動了80m,該物體在10s內平均速度是(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對4、寓言龜兔賽跑中說: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出發,兔子在遠遠超過烏龜時,便驕傲地睡起了大覺.它一覺醒來,發現烏龜已悄悄地爬到了終點,后悔莫及.在整個賽跑過程中 (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快 B、烏龜始終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烏龜的平均速度大5、在測“運動員短跑時的平均速度”實驗中,給出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實驗中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6、小明步行的速度為4.5km/h,他家距離學校1.5km。為了不遲到,小明每天至少應提前_____min從家里出發。7、某汽車沿直線運動時,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駛,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駛,在整個路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m/s。8、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一條直線通過一段路程,運動的越來越快,在通過這段路程的最后3m時,用了2s,則該物體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0.5m/s五、布置作業課后以小組為單位,1、2、3組測量正常行走、競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4組測量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設計實驗,并做好實驗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