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教案(趙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課題3-2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作者年級八年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2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常用單位是km/h,會進行單位換算。3在勻速直線運動中,能用速度公式v=s/t進行簡單計算。4初步了解用路程時間圖像描述勻速直線運動過程與方法1通過“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2知道速度圖像是描述物體運動的一種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探究活動,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教學重點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速度的概念、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學難點探究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概念的理解教學方法科學探究法 小組合作法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游戲:擊鼓傳花參與、思考激發興趣創設情境,為研究“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作鋪墊。增強直觀性和生動性二、學習新知(一)合作探究: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提出問題.引入新課1提出問題:在傳遞過程中你是如何比較哪組領先的?游戲結束時,你又是如何判斷哪組是冠軍的?2利用已提供器材設計實驗:器材:小車、木板,木塊(定性研究);小車、木板、木塊、刻度尺、秒表(定量研究)教師引導:如何讓小車運動起來?如何使兩輛小車運動快慢不同?秒表和刻度尺有什么作用3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4. 分析結論總結:不論是定性探究還是定量探究都探究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學生積極思考進行猜想: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時間;相同時間比路程。學生利用以提供器材,確定定性探究方案及定量探究方案。其他同學補充完善學生思考后回答選擇相應的探究方式,小組進行實驗得出結論、交流展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歸納能力.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二)速度練習提問:路程和時間都不同時,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呢?1. 物理意義2. 定義:3. 公式4. 單位及換算關系1m/s的物理意義例題:規范計算步驟及單位學生分析,得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第三種方法: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利用學案,學生自主完成為學生創設懸念,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的的意識.(3) 勻速直線運動練習作業1. 定義:2. 特點:3. 圖像:展示習題學生回答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板書設計:3.2探究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一、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3.公式:1.時間相同,比較路程 4.單位:m/s km/h2.路程相同,比較時間 三、勻速直線運動3.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1.定義:二、速度 2.特點:1.物理意義: 3.圖像:2.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