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教案(孫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2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3粗略研究變速直線運動,能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例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2通過對生活中實際事例的比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具有用“運動有快慢”的觀點分析身邊事例的意識。2通過利用速度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物理知識的價值,增強對科學的熱愛。二、教學重難點本節教學內容由“速度”和“勻速直線運動”兩部分內容組成,重點介紹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義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學生遇到的第一個物理公式,速度單位也是學生遇到的第一個組合單位,要注意領會速度單位間換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題是學生第一次應用物理公式解題,應注意規范化的解題習慣。討論物體的運動時,運動的快慢是人們主要關心的問題。速度的計算在小學的數學課中已有接觸,學生并不陌生,但在小學的數學中學生習慣于用長度表示速度,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體驗分析在運動路程相同的時候,通過比較運動時間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時候,通過比較運動的路程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在運動時間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時候,通過比較單位時間內的路程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從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單位。通過利用公式的簡單計算掌握速度單位的換算;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難點:速度單位的換算、速度的有關計算。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在運動路程相同的時候,通過比較運動時間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時候,比較運動的路程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在運動時間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時候比較單位時間內的路程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從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單位。通過利用公式的簡單計算掌握速度單位的換算;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過利用速度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物理知識的價值,增強對科學的熱愛。教學中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知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靈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 案授課人何振勤班級八9班課 題3.2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課型新授課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2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以及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3能用速度公式v=s/t進行簡單計算。4初步了解用路程時間圖像描述勻速直線運動。過程與方法1通過“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學生體會科學研究的一種方法控制變量法。2知道速度圖像是描述物體運動的一種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增強對科學的求知欲,積極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教學重點(1)知道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2)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 (3)會應用公式進行速度的計算。教學難點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及進行速度的計算。教學準備幻燈片教學方法講授法、觀察法、練習法教 學 流 程 設 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師:圖所示是高臺二中春季田徑運動會男子100m決賽的場景,如果你是觀眾,你是怎樣判斷哪位運動員獲勝?而裁判員是怎樣判斷的?師:今天我們學習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二、探究新知1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播放動畫】師:在圖1中,哪輛小車運動得快?你是怎么判斷誰游的快?生:通過的路程長。師:在圖2中,哪輛小車運動得快?你是怎么判斷誰游的快?生:用的時間少。【總結】(1)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它是比較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路程的長短; (2)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它是比較物體通過相等的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師:當兩個物體的通過的路程不同,所用的時間也不同,這時應該怎樣比較這兩個物體的運動快慢呢?2速度及其計算公式:【生自讀完成】物理學中,把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的比叫做速度。即:速度路程/時間若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則上面的公式可寫成v=s/ts路程米(m) t時間秒(s) v速度米每秒(ms)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單位是ms,讀作“米每秒”,在交通運輸中常用kmh做單位。 例題 學校教學樓到餐廳約為360m,某同學從教學樓到餐廳用了6min,試計算這位同學從教學樓到餐的速度是多少?(分別用ms和kmh做單位)理解ms和kmh之間的換算關系。了解一些物體的速度。3勻速直線運動:如是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機械運動。【讀圖】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變速運動:常見物體的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這種運動叫變速運動。例如,火車在出站時速度逐漸增大,進站時速度逐漸減小。變速運動比勻速運動復雜,在粗略研究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公式v=s/t來處理有關問題。三、小結:本節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四、達標測評:(見課件)五、布置作業:課本P67作業:第1、2、4題觀看圖片,思考教師所提問題,與同學交流。觀看動畫,思考教師所提的問題。與同學交流討論結果。師生共同總結。與小學數學所學知識聯系,理解速度定義和公式。讀題并規范解題,與同組同學進行比較計算結果,掌握兩個單位間的換算關系。在師引導下理解勻速、直線兩個詞。小結本節課內容板書設計3.2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2速度及其計算公式 v=s/t 單位:ms kmh3勻速直線運動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