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運動與靜止》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運動與靜止教學設計【教材依據】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第三章第一節“運動與靜止”。這一節看似簡單,但它卻深深影響運動、運動和力、機械能的學習,因而理解本節的內容對后面的學習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教材先從先入為主的介紹了常見的運動現象:彗星、天體的運動、山川河流的變化、飛馳的獵豹。運動是宇宙中普遍的現象,也就是說運動是永恒的。普遍存在的永恒的“運動”中同時存在著“靜止”,這個觀點是一個重要的科學觀點,也是學生建立科學世界觀的基礎。培養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探究自然、認識自然也是教學中應側重的方面。一、設計思路1.指導思想本節課從播放視頻中提出問題:樹動了嗎?從而引起學生對書是運動還是靜止的不同看法,在這種爭議之下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研究如何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而要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就必須選擇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再讓學生利用各種事例學習如何利用參照物來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而后通過播放氣球的上升和跳傘運動員的視頻,使學生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最后通過學生的表演活動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總結。2.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2)知道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的運動類型。(3)會根據指定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會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參照物。(4)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5)通過列舉運動相對性在生活、科技、電影、文學等方面的應用,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3.教學重點機械運動,物體運動或靜止的判斷。4.教學難點參照物的概念及參照物的判斷。二、教學準備課本、直尺、橡皮、多媒體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導入新課播放視頻,提出疑問,引入新課(二)講授新課1.機械運動(1)ppt出示幾幅圖片,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機械運動的概念。(2)ppt出示習題,請幾位學生判斷哪些屬于機械運動。2.參照物(1)教師在走道上走走停停,提問:老師現在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呢?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呢?(2)根據學生判斷的依據得出參照物的定義。(3)ppt出示一段flash,嘗試判斷某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由此說明判斷某個物體運動還是靜止的的依據是:A.先選定一個參照物B.相對于參照物該物體的位置是否改變了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觀察與思考”,教師提問,了解學情。學生倆人一組,完成一個活動,在物理課本上放上一支鉛筆,推動課本在課桌上緩慢運動,分別以課本、課桌、鉛筆為參照物時,另外倆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3.相對靜止學生討論課本60頁的“交流討論”,歸納得出結論:當物體的速度和方向都相同時,這倆個物體是相對靜止的。教師在ppt上出示列舉不同的事物:加油機與受油機是相對靜止的;地球同步衛星與地球是相對靜止的等。4.運動的分類舉例:模特走的路線是直線,同學生出早操跑的路線是曲線,根據物體運動的路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5.達標訓練Ppt展示,學生思考回答。6.課時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多媒體逐項展現。7.布置作業導學案20頁(4、5、7)21頁(4、6、7)四、教學反思本節課的總體效果是較好的,知識點也落到了實處,學生的參與度也較高,學習效果良好。但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推敲和改進,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精益求精,爭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