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運動與靜止》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物質的簡單運動教案課題運動與靜止學科物理年級八年級做課教師教材分析機械運動的現象很普遍,學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組有趣的圖片,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列舉了許多機械運動的例子,說明了運動的普遍性;通過課文內容使學生體驗類似的場景,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介紹了參照物的概念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身邊實例通過分析思考,理解運動物體的共同特點(即它們位置的改變),掌握機械運動的概念,通過學生簡單的實驗及對實驗的分析,說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進而理解參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據指定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會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參照物,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情分析初中學生在小學科學課上對物體的冷熱有了初步的認識。八年級的物理學生有一定的好奇心,對學習物理有一定的興趣。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2.知道什么叫參照物,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過程與方法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重點機械運動;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難點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教具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資料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理念引課一、機械運動二、參照物三、勻速直線運動引入新課請同學們觀看高臺跳水比賽的錄像資料,并請一位同學用章首語作解說詞配合圖象解說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都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同時也都是一門科學學好關于運動的科學,不僅能深入認識體育,還能深入地了解自然從今天開始同學們就要開始學習關于運動的科學什么是機械運動?物理學里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機械運動1、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2、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既然運動是普遍的,為什么又常常說房屋、橋梁是靜止的,河水、船只等是運動的?實驗請同學們將書本放在課桌上,把鋼筆放在書本上,用手緩慢地推動書本,使書本載著鋼筆沿桌面向前移動,思考下面問題:(1)書本相對于桌面的位置有無變化?(2)鋼筆相對于書本的位置有無變化?(3)鋼筆相對于桌面的位置有無變化?書本相對于桌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鋼筆相對于書本的位置沒有變化;鋼筆相對于桌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書本和鋼筆相對于桌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說明書本和鋼筆是運動的鋼筆相對于書本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說明鋼筆是靜止的一個說鋼筆是運動的,另一個又說鋼筆是靜止的,他們矛盾嗎?請同學們討論如果以桌面作標準,書本和鋼筆就都是運動的如果以書本作標準,鋼筆就是靜止的選擇作標準的物體不一樣,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就不一樣,因此他們并不矛盾比如老師站在講臺上,如果以教室的墻壁作標準,老師就是靜止的,如果選擇太陽作標準,老師就是運動的,因為老師站在地球上不動,但地球在繞著太陽轉動我們大家都一樣,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標準是靜止的,如果以太陽作標準都是運動的同學們講得都很好可見,說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標準板書在研究機械運動時,所選的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請同學們每人都來描述某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看看各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的放學后和同學一起回家時,以同學為參照物,我就是靜止的,以房子為參照物,我就是運動的在河堤上行走時,以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則自己是靜止的,以河岸為參照物,則自己和影子都是運動的一個人在公路上行走,如以路旁的樹木作參照物,他是從西向東走,這時如果從他身后開過一輛汽車,以汽車為參照物時,這個人就是在從東向西走勻速直線運動:1、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1、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提問并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請同學們根據機械運動的概念來判斷書本和鋼筆的運動情況旅游坐車的時候,如果以車廂作標準,坐著的人是靜止的,如果以路邊的樹或大樓作標準,車內的人就是運動的舉例提問大家分析得很好,還有類似的例子嗎布置作業1、 書后作業:1題、2題、3題2、 拓展作業: 板書設計第一節 運動與靜止一 什么是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二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參照物:在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假定不動的物體。2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三、勻速直線運動課后反思: 針對這節課設計到的實際情景較多,我在提出問題方面下了大功夫仔細斟酌,學生們基本上都能在任務的驅動和問題的激勵下,自己得出許多有價值的結論。如:怎么讓運輸機給戰斗機在空中加油?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同快慢和同方向的相對靜止的“同步”結論。諸如此類,提高了教學的效果。這節課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上課時我的注意力有時會被幾個回答流暢的同學吸引,會不自覺地經常提問到他們,其實還有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可能還沒能跟上,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大關注面!在實例的挑選上要精煉,在今后的教學上,我希望能從觀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