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3《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教案(孫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密度的測量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這是一節講練結合的復習課,本節課在已學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理解物質密度的概念。測量物質的密度,是讓學生在前面經歷一個比較單一的探究過程后,由學生體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這既讓學生加深對密度是物質本身性質的理解,又讓學生經歷了科學探究過程,學習了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探究實驗,尤其是在接近期末考試的這段時間,對于密度測量的復習是非常重要的。本節課也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復習課,對量筒、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要進行復習,對于用天平測液體的質量要進行指導,在做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給予及時的糾正。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質量、體積和密度的基本知識點。2.進一步了解托盤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3.理解測量密度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夠進行獨立地分析誤差。4.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及合作能力。5.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1.復習鞏固質量、體積和密度的基本知識點。2.進一步了解托盤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3.理解測量密度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夠進行獨立地分析誤差教學難點理解測量密度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夠進行獨立地分析誤差教學方法引導啟發-探索法、討論講解法、鞏固練習法教學過程1、 復習回顧1. 個別提問:(1)測量密度的實驗原理、各物理量的國際單位及其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2) 托盤天平及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3) 教師做簡單的補充及拓展。二、學生獨立完成例題,教師深入學生,了解學情,師生共同進行歸納結題方法。(一)固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物質密度的測量例題:給你一把鑰匙、量筒、天平(帶砝碼),適量的水,請測出鑰匙的密度。(1)主要實驗步驟如下:用天平測出鑰匙的質量m;在量筒中裝入適量水,讀出量筒的示數為V1;將鑰匙浸沒入水中,讀出量筒的示數為V2;鑰匙的體積為 。(2)用上述物理量寫出鑰匙密度的表達式 。方法歸納:測固體物質的密度時,先測 ,后測 ,盡量減小誤差。【跟蹤練習】(學習先獨立完成,然后組內進行交流意見,教師提問組內代表,了解學情)1.下面是小麗在測量一塊礦石密度時的主要步驟。(1)下面的操作有哪些是必要的,請你把必要的操作按正確的順序將序號排列出來:A向量筒中倒進一些水,測出這些水的體積15 cm3B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28g。C將礦石放入量筒中,測出礦石和水的總體積25 cm3D將必要的數據填入下表中,利用相應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2) 請你把必要的物理量和數據填入下表中,并求出礦石的密度:物理量礦石的質量/g量筒中水的體積V/cm3礦石和水的總體積/cm3礦石的體積/cm3礦石的密度kg/m3數 據(二)液體物質密度的測量例題:小明為了測量牛奶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的 處。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動。(2)將盛有適量牛奶的杯子放在調節好的天平左盤內,測出杯子和牛奶的總質量為128g。然后將杯中牛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為 cm3。(3)再將盛有剩余牛奶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盤內,改變砝碼的個數和游碼的位置,使天平橫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右盤中砝碼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杯子及杯內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為g。(4)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牛奶的密度為kg/m3。方法歸納:不需測量燒杯的質量,先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再將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液面對應示數,用調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這樣可以減小誤差。【跟蹤練習】(學習先獨立完成,然后組內進行交流意見,教師提問組內代表,了解學情)小東同學在測定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其方法和步驟完全正確,如圖甲顯示的是他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時的情景,乙顯示的是倒入鹽水后量筒的讀數。(1)根據圖中相關數據幫小東將下表填寫完整。(2)另一位同學的實驗方法是:先測出空燒杯質量,并在量筒中倒入鹽水,測出鹽水的體積,再把量筒內鹽水全部倒入燒杯,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然后計算鹽水的密度,用這種方法測出鹽水的密度與小東測出鹽水的密度相比較,則_____(選填、或)【拓展提升】(學生組內交流,教師作簡單的提示)小剛同學想測醬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沒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了測量,測量內容及結果如圖所示。(1)他第三次測得物體的質量如圖乙中砝碼和游碼所示,其結果m3= g;(2)請按照圖甲的順序寫出對應的實驗步驟: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請你根據小剛測量的數據幫他計算出醬油的密度:(寫出主要的計算步驟)【課時小結】由學生小組逐一總結本次課的知識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