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3《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第二章 物質世界的尺度、質量和密度第3節 探究 物質的密度(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2)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義,明確、m、V三者之間的關系,會用密度公式進行求密度的計算。(3)知道密度的單位的意義和讀法,會進行gcm3和kgm3之間的換算。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體會物理研究中通過實驗數據分析、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的方法。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了新的拓展。【教學重難點】重點: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密度表。難點:理解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定值的含義。【實驗器材】教師:體積為10cm3的鐵塊、銅塊各一塊,體積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體積為20cm3的鐵塊、銅塊各一塊,托盤天平一架,砝碼1套,量筒,小黑板(填寫實驗記錄表格)。學生:體積為10cm3的鐵塊、銅塊各一塊,體積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體積為20cm3的鐵塊、銅塊各一塊,托盤天平一架,砝碼1套,量筒,坐標紙一張。【教學過程】一、導人新課教師:本節課我們將學習一個反映物質特性的重要的概念。在學習新的內容之前,老師先給同學們將一個有關于阿基米德的故事(教師介紹有關于阿基米德幫助國王鑒定皇冠是否純金的故事),那么阿基米德是如何幫助國王鑒定這個皇冠是否純金的呢,學習了今天這節課的內容,同學們就能夠找到答案了。首先請同學們看書第32頁圖2-16,認識到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不同。出示實驗所用的一組體積為20cm3體積為的鐵塊、銅塊各一塊,體積為20mL的水一杯及實驗記錄到的數據,如下表:長方鐵塊質量(g)銅塊質量(g)水質量(g)要求學生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學生實驗,教師強調天平的使用規則)引導學生比較,體積相同的鐵塊、銅塊、水,它們的質量不相等。銅塊質量最大、鐵塊較小,水最小。問題:對同一種物質來說,它的質量跟體積又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說一說,根據常識,學生會說出同一種物質,體積越大,它的質量越大,教師給予肯定。實驗:教師出示體積10cm3的鐵塊、銅塊各一塊和水一杯,20cm3的鐵塊、銅塊各一塊和水一杯,同時出示畫有課本第33頁實驗記錄表格的小黑板,讓學生把銅塊、鐵塊和水的體積填入表中,把前面所測的20cm3的鐵塊、銅塊和水的質量填入表格中。接著,教師將天平放在講臺上,調節天平橫梁平衡,請二位同學上講臺測定10cm3的鐵塊、銅塊和水的質量,并將結果填入實驗記錄表格中。(其他同學分組實驗)讓學生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同一塊鐵塊或木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計算結果填入實驗記錄表格,并要求學生利用得到的數據在坐標紙上畫出圖象。質量(g)體積(g)質量/體積(g/cm3)鐵塊1鐵塊2銅塊1銅塊2水1水2學生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和得到的圖象,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比較:鐵塊1與鐵塊2比較:鐵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即它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為 7.9g/cm3。銅塊1與銅塊2比較:銅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即它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為8.9g/cm3。同理,比較水1和水2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二、密度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質量跟體積的比值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每1cm3的鐵質量都是7.9g,實驗中所用的銅塊每1cm3的銅質量都是8.9g,對于鐵來說7.9g/cm3這個比值與鐵的體積與質量大小沒有關系,對于銅來說,只要是同一種銅,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也與體積和質量的大小沒有關系,由此可見,對于每種物質來說,這個比值都是一定的。跟質量和體積的大小沒有關系,只跟物質有關系,因此它反映了物體本身的一種特性。教師:從實驗數據還可以看出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還反映了單位體積中質量大小,即不同物質質量分布的疏密情況,比值越大,質量分布得越密。因此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規定:某種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教師說明:cm3、dm3、m3物理學中都叫單位體積。類比速度公式的導出方式引導學生推導密度的計算公式:密度=教師:通常用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計算密度的公式可以寫作:=討論公式的意義:教師出示練習題讓學生討論。1、根據公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質的密度和它的質量成正比 B.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成正比C.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成反比 D.物質的密度和它的體積成反比教師評析:物質的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某種物質的密度大小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對某種物質來說,這一比值是一定的,與質量與體積無關。所以A、D兩選項是錯誤的。而同種物體在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的情況下,體積越大質量也越大,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所以B正確c錯誤。教師再講解密度的物理意義,并引導學生看書第34頁的密度表,要求學生記住水的密度,同時讓學生觀察密度表,讓學生討論,可從密度表中得到什么結論?(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總結,通過觀察密度表,我們可初步得到以下結論:1.絕大部分固體比液體的密度大,氣體密度最小。2.同種物質的密度可能會隨物質的狀態而改變。3.不同種物質的密度可能相等。三、求物質密度的計算1.例題:8.9 103kg/m3等于多少 g/cm3?0.8g/cm3等于多少kg/m3?解:1kg=103g 1m3=106cm38.9103kg/m3=8.9103=8.9g/cm3又1g103kg 1cm3106m30.8g/cm3=0.8=0.8=0.8103kg/m32.讓學生看書第35頁的例題1和例題2,了解密度計算的方法,教師講解解題的步驟和物理學中計算題的書寫格式。(講解例題1的同時,回憶課前提出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四、課堂小結1.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2.密度的公式是=,記住水的密度。3.常用的密度單位是 kg/m3,還有g/cm3,1g/cm=1000kgm3。五、布置作業1.課文第35頁作業第1、2、3、4題。六、板書設計物質的密度1.概念: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公式:=m/V3.單位:國際單位:kgm3 常用單位:gcm3單位換算 1 gcm31103kgm3七、教學反思在教學設計中充分強調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活動性。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提高科學素質。但實驗中學生操作不規范,對實驗數據不會處理,歸納結論。教研組長簽字: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