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3《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教案(馮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探究-物質的密度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會用量筒和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實驗,歸納出物體的質量、體積和密度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數學關系,初步體驗用控制變量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初步理解科學探究的七個基本過程。(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密度知識的探究與測量培養學生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密度知識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應用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的良好品質。通過對各種物質密度的了解,培養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樂于探究日常現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教學難點:密度概念的理解與計算實驗器材:天平,量筒、體積相等的鋁塊,木塊,水,細線教學過程:二、情景引入設置情景:(1)大家都知道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空氣是有質量的,如果想知道教室里空氣的質量,你能想出一個辦法嗎?(2)當你買回一只貴重的金戒指后,懷疑戒指的含金量時,你能鑒別出來是否是純金的嗎?師:這兩個問題,現在對大家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如果學習了今天的知識后,再來解決這些問題,就變得很簡單了。這節課我們來一起學習物質的密度(板書)三、新課教學(1)提出問題用天平稱量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它們的質量相同嗎?關于稱量的結果,你受到了什么啟示,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那么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又有什么關系?設計意圖:設置疑問,進一步激發探究欲望。(2)猜想與假設嘗試根據經驗和以有知識對問題提出猜想:同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如果體積增大到原來的兩倍,質量也是原來的兩倍。(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分析實驗,要測質量和體積應選什么器材?討論得出:天平、刻度尺、物體。設計實驗表格:質量(g)體積(cm3)1cm3物質的質量m/v鋁塊1鋁塊2鋁塊3木塊1木塊2木塊3(4)進行實驗:用提供天平測鋁塊1的質量,用刻度值測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并計算出體積,并求出質量和體積的比值;重復對鋁塊2、鋁塊3重復實驗,將數據填入表格。用提供天平測木塊1的質量,用刻度值測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并計算出體積,并求出質量和體積的比值;重復對木塊2、木塊3重復實驗,將數據填入表格。匯報實驗數據,小組討論交流,歸納推理得出結論:由以上的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什么?點名學生發言,說出自己的結論。師總結:同種物質的質量隨體積的增大而增大,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引入密度的概念由實驗結論可見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能反映物質的種類的這樣的特性,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為。進而引出公式:展示密度計算公式:公式:=m/v,單位符號以及關系。應用:觀察課本,了解密度的意義;固體、液體、氣體密度的關系。四、板書設計:1: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公式:密度=質量/體積(=m/v)3:單位:g/cm3及kg/m3。4:水的密度及物理意義: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m3的水質量為1.0103k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