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升華和凝華》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第二章 第四節 升華和凝華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碘和樟腦丸的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并從實驗中總結出升華吸熱,凝華放熱。2、能識別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會用簡單的物理語言加以解釋。3、通過閱讀及觀看視頻,知道干冰在生活中的幾個應用。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升華和凝華的存在難點:清楚觀察到物質由氣態和固態間的直接轉化設計思想:在前兩節中,學生較詳細的學習了另四種物態變化,對這四種物態變化及其特點已經較為熟悉,升華凝華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對而言不大常見,所以對二者概念的形成顯得有點困難。本節課通過觀察碘和樟腦丸的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有些物質可以發生升華和凝華兩種物態變化,并從中總結出過程中的吸放熱特點,并能從四個生活事例中識別升華凝華現象。干冰平時不容易大量獲得,所以本節課借助兩個視頻,讓學生從多角度詳細的認識干冰并總結其用途。最后用一個事例分析,檢驗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資源:碘密封玻璃管 熱水杯 冷水杯 鐵架臺 錐形瓶 酒精燈 松樹枝 樟腦丸 玻璃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 復習引入新課組織學生對已學過的四種物態變化舉具體事例。引發思考:氣態固態間能否直接轉化。一位同學舉包含汽化、液化、熔化、凝固中某一物態變化的事例,其余同學分析包含了哪一種。思考氣固態間直接轉化的可能性。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問互答,復習已學內容,為新課學習做準備。 活動1:觀察碘的物態變化邊思考變實驗:1、對著亮處,仔細觀察封閉的玻璃管里,你看到些什么?2、如果對它加熱,你認為可能會發生什么物態變化?會有什么狀態的碘生成?3、加熱后,你看到有哪種顏色、什么狀態的物質生成?有液態物質出現過嗎?直接板書1、升華:固態 氣態思考總結:1、升華需要吸熱還是放熱?板書:升華吸熱。2、你能讓玻璃管里的碘蒸氣再變回固態嗎?板書: 直接2、凝華:氣態 固態3、把玻璃管放入冷水杯后,你看到管內有什么變化?從中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分析總結學生的觀點:板書:凝華放熱仔細觀察固態的碘,猜測加熱后的碘可能熔化,將玻璃管放入熱水中,分析加熱時物質的狀態如何變化的,觀察碘蒸氣的形態,體驗碘的升華過程,得出升華現象的存在。由熱水杯的作用總結出升華吸熱。運用逆向思維想到觀察碘凝華的方法,從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中感知凝華的存在,并總結出凝華放熱的特點。用多個問題串引發觀察和思考,先前猜測與實驗現象之間的不一致產生繼續學習的興趣。由前四種物態變化的學習經驗,分析總結升凝華的吸放熱特點,溫故知新。 活動2:觀察樟腦丸的升華凝華實驗中,在錐形瓶內裝入磨碎的樟腦丸粉末,用小火小心加熱,不要讓其熔化,觀察到粉末明顯減少時停止加熱,放入小松樹枝,觀察松樹枝上凝華出像霜樣的固態樟腦丸,同時錐形瓶內壁上出現許多固態的結晶,讓學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現象。觀看“雪”的形成實驗,知道生活中還有其它物質(樟腦丸)能發生升華和凝華。再一次觀察升華凝華現象,體會“直接”的含義,聯系生活實際,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分析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并板書):圖片展示:霧凇現象、窗戶上的冰花現象。引導學生分析:用久了的燈泡玻璃內側發黑的原因,并能從四種不同的生活現象中辨認出屬于升華和凝華的事例。分析霧凇現象、窗戶上的冰花現象產生的原因。思考:用久了的燈泡玻璃內側發黑的原因,能從四種不同的生活現象中辨認出屬于升華和凝華的事例。通過分析生活現象,鞏固升華凝華的特點。 了解升華凝華在生活中的應用(并板書):1、 簡單介紹干冰的形成和特點,播放干冰吹泡泡視頻,展示干冰人工造霧的奇妙現象。2、 播放干冰用途的視頻,指導學生總結干冰在生活中由哪些常見的用途。3、 展示方便面里脫水蔬菜的圖片,組織討論其先將水分冷卻后升華的制作方法。從視頻中觀看干冰吹泡泡和人工造霧的美麗罕見現象,仔細觀看干冰用途視頻 ,總結其常見的幾種應用。能用物理語言,簡單分析舞臺人工造霧和人工降雨中發生的物態變化。了解脫水蔬菜中升華的應用。視頻展示出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場景,造成視覺上的沖擊,引發繼續學習的興趣。從熟知的事物了解升華在生活中的存在以及應用。 解釋奇聞異事:1779年,一個寒冷的冬夜,彼得堡中心的一個大廳在舉辦燭光舞會,六千只點燃的蠟燭把舞會的氣氛烘托的熱氣騰騰。忽然一位小姐暈倒了,大家趕忙打開窗戶給她透氣,這時奇怪的事發生了:窗外刺骨的寒風一吹進大廳,大廳里立刻飄起了雪花。組織并總結學生討論其形成原因。分析形成雪的條件,總結出現凝華現象的原因。學以致用,解釋生活中奇怪的凝華現象。 板書設計: 四、升華和凝華直接1、升華:固態 氣態 升華吸熱直接2、凝華:氣態 固態 凝華放熱3、升華凝華現象4、升華凝華的應用